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病变 > 中科院最新调查心血管病死亡地图来了7
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病变 > 中科院最新调查心血管病死亡地图来了7
什么?心血管病还有死亡地图?
是的,不要怀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们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SciPollutRes上的最新调查,根据气候、环境等因素,将各省(市)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列了出来。
为了便于让大家一目了然,我们根据研究结果,制作了下面这张心血管病死亡地图——
为什么全国会有这么大差异呢?
除了环境因素,我们搜寻相关资料,从各省(直辖市)的生活习惯上,找到了一些答案,欢迎指正补充!
高危区域一:山东冠心病死亡人数第一,脑血管死亡人数第二
关键词:咸菜污染
山东口味重是出了名的。有句话形容鲁菜:咸乎乎、黏乎乎、黑乎乎,很多山东人家里餐桌上常年摆着一盘咸菜疙瘩。
原国家卫生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实施了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山东居民标准人日食盐摄入量为11.58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上推荐食盐摄入量为,每天每人6克。
除了“口味重”,空气污染则让病患雪上加霜。数据显示,在各省、直辖市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最高的是山东省;在燃煤量方面,山东依然是第一位。
高危区域二:河南冠心病死亡人数第二,脑血管死亡人数第一
关键词:高盐
在冠心病和脑血管的死亡人数上,河南占据前两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期刊》上曾经发表一项报告,统计了20个省市在~年间的食盐及钠摄入量,最高的是河南,12克/天,盐摄入量整整超标一倍!
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减少一半,估计每年全国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50万人。所以说,限盐是非常经济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高危区域三:湖南高血压、冠心病死亡人数均全国第三,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全国第四
关键词:辣姜盐茶熬夜
湖南是“无辣不成席”的区域,“辣”风盛行。尽管辣椒有种种益处,但并非人人皆适。
辣椒素使循环血流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短期内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猝死,即使没有发生意外,也可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
湖南人还爱喝“姜盐茶”,把这种姜盐茶当水喝,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待客,都把这种“水”做首选,常年使用辛辣的姜和盐,也成为了当地人高血压心血管病的最大诱因,与这种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高危区域四:湖北高血压死亡人数第一,脑血管死亡人数第三
关键词:辣腌肉
湖北也是无辣不欢的区域,仅常用辣椒就数种,对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危险性就可想而知。
除了吃得辣,湖北人还吃得咸!湖北人爱腌鱼腌肉,日常饮食中少不了这些高盐食物,也是一个诱发因素。据悉,3片熏咸肉就含有4.5克脂肪和大约毫克钠。
高危区域五:广东高血压死亡人数全国第二
关键词:咸鱼高盐
广东人食肉量较多,容易胆固醇超标,广东地区的人尤其喜欢吃咸鱼。广东省疾控中心指出,年调查监测发现,广东全省家庭人均盐摄入量为每日9.1克,是推荐量的1.5倍。
高危区域六:重庆重庆:高血压死亡人数全国第四
关键词:小面火锅烧烤
重庆人喜欢吃小面、火锅、烧烤等高脂肪食物,且吃得咸,这些都可能引发高血压。加上不运动、睡得晚等不良生活习惯,更易引发高血压。
高危区域七:辽宁辽宁:冠心病死亡人数全国第四
关键词:寒冷吃肉
季节交替是冠心病高发的诱发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冬天。辽宁地处北方,冬季十分寒冷,一旦寒流袭来,气温骤降,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辽宁等地的北方人性格生性豪放,吃肉过多,饮酒过猛,吸烟者多,再加上北方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人们户外活动较少,必然导致脂肪代谢过剩而影响健康。
有高危区域,自然也有低危区域,哪些地方是低危区域呢?
低危区域一:海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均属全国后四位
关键词:空气好饮食清淡
相对于其他省份,海南人口基数偏少,不过这只是一方面,海南被称为是“健康岛”、“长寿岛”,百岁老人比例和长寿指数均位居中国前列。海南四面环海,空气质量堪称一流。据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权威发布:年,海南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为97.9%。
而海南盛产海鲜、鱼类、水果,海南人饮食清淡,食物中海产品特别是深海鱼类较多,荤素平衡,低热量、低脂肪利于人体健康。
低危区域二:青海青海:高血压死亡人数全国最少关键词:空气茶白煮
青海地广人稀,空气良好。青海藏区每年消费大量茶叶,牧民们可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无茶。良好的饮茶习惯也为其健康奠定了基础,而且青海的牧民们烹制肉食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白煮,从无烧、烤、煎、炸、炒之类的烹饪习惯,保留了肉类的营养,也避免了高油脂的做法。
低危区域三:宁夏脑血管死亡人数全国倒数第四,高血压死亡人数倒数第三
关键词:清真卫生
宁夏大部分吃清真食品,主食以面、米为主,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相对而言,如此清淡的饮食更为健康。此外,干净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特有习惯,因此,水房的设备,洗具,在清真寺及每一个穆斯林的家庭,都是必备的。
低危区域四:西藏冠心病、脑血管死亡人数全国最少
关键词:污染少吃得粗
跟海南相似,西藏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工业重污染较少。空气好,就没有很多毒害物质如二氧化硫等,对身体器官的影响就会少。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报告》指出,在生态环境领域,得分居前两名的就是西藏和海南。
从饮食习惯来说,西藏普遍喜好粗粮、杂粮。粗粮、杂粮膳食纤维多,既有可溶性营养,也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粗纤维,因此其通便作用十分显著,可有效缓解和预防现代人高发的便秘,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
低危区域五:天津天津:高血压死亡人数全国倒数第二
关键词:海鲜
天津水产极为丰富,品种也多。河鱼、海鱼、虾、蟹、蚌类,应有尽有。天津人喜食海鲜、河鲜,就是由这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成的。海产品常食用,可软化血管。
例如,海带、海蜇、淡菜、紫菜、海藻等海产品都是优良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在人体内具有阻碍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作用。
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尽管环境因素不可能控制,但如果把其中占比百分之六十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对疾病的控制绝对没有问题。
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给出了如下建议:
5个方法护血管1戒烟吸烟有百害无一利,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最经济的方式。
2尽量不喝酒,或少喝大量饮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不喜欢喝酒的人,就干脆别喝了。
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
男性每天只能选一种:白酒1两(50克)、或葡萄酒2两、或啤酒毫升;
女性在这个基础上减半,孕妇不能喝酒。
3坚持运动每周3~5次的超过半个小时以上的中等量的运动,即运动到出汗、持续半小时以上。老人根据自身情况,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过量运动。
4少重口味饮食少吃盐、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少吃油性大(肥肉和动物油)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保持理想体重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成人正常数值范围是18.5~24,
如果BMI大于等于24,说明已超重或肥胖,需要减肥。
本文参考资料:健康时报、南方都市报《1/5广东人患高血压65%从不锻炼》、广州日报《不敢相信!广东人还是吃得咸人均每天吃盐7.3克》华龙网《每4个重庆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年轻人得注意这些》
每年万人因心脑血管病去世,你在还做这些“伤心”事?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行为习惯都在伤害它。我国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万,心脏病每年直接导致55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
如何保护脆弱的心脏免受伤害?权威专家提醒你最容易忽视的“伤心”细节,别让坏习惯成为猝死的导火索。
专家:
医院首任心内科主任徐成斌
首都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
北京中医院胸心血管科主任刘继前
4个起居危险时刻1清晨一骨碌爬起床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所以,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分钟后再床。2蹲便后猛起身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3寒冷天气从室内外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调查表明,猝死多发于寒冷季节。
寒冷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
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中老年人外出时,除衣服、鞋要穿得暖和外,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去,否则对血管、对肺都有伤害。4雾天长时间在户外晨练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万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疲劳刺激加重心脏负担1过度疲劳后桑拿身体感觉到极度疲劳时蒸个桑拿,是不少人热衷的休闲方式。
实际上,桑拿房里过高的温度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在疲劳的状况下大量饮酒后再蒸桑拿,这种情况最危险。
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蒸桑拿,一旦出现恶心、心慌、心跳过快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
2堵车时开车窗堵车时开窗很可能让你心脏受损。德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陷于交通堵塞后一小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3.2倍。
驾车时高度紧张会促使心跳加快、心肌疲劳,容易诱发冠心病。再打开窗户,脏空气就会携带着大量污染物迎面扑来。不仅伤害心脏,也会殃及到肺。
所以一旦遇上交通拥堵,最好也不要开窗透气,使用车辆内循环系统为宜。
3久看电视喝浓茶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老人的生活状态。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表明,哪怕是身体健康的人,长时间看电视也可能会有致命后果。
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那些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为28%。
如果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中老年人每天看电视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刺激心脏。
4运动后洗冷水澡锻炼到大汗淋漓后,淋上一个冷水澡,会觉得身体特别舒坦。但此时,也是心脏最脆弱的时候。
锻炼后,体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突然遇到冷水的刺激,会使全身血管急速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肺的负担,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心脏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脏病。
所以,在运动出汗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特别是老年人,更不要轻易尝试冬泳等锻炼方法。
5愤怒时暴饮暴食易怒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很大。人在愤怒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增加让血管收缩的激素,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
美国心脏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过度进食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
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加危险。
烟酒背后藏着定时炸弹1棋牌室里抽烟烟雾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是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进而猝死的危险因素。
打牌的人常常烟不离手,再加上多数棋牌室空间狭窄,通风不好。尤其是年龄大、血压高、身体衰弱的中老年人,一旦身处其中过久,导致生病甚至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2酒后喝咖啡饮酒后喝一杯咖啡来醒酒,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酒后再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
因此,饮用38度以上白酒超过50毫升的人,酒后不要喝咖啡,喝了少量酒的人,喝咖啡最好不超过一杯(毫升)。在饮用白酒30—60分钟、葡萄酒1—3小时之内,不要喝咖啡。
3伤心后借酒消愁悲伤的人往往容易激动,这样导致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如果此时大量饮酒,有可能导致某些心脏病发作,出现心痛、气短、休克等症状。
悲伤时最好平和自己的心情,千万别多喝酒。
4熬夜时吸烟人在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比按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另外,熬夜者常久坐少动,体内血液循环处于缓滞状态,吸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增加8倍以上。
因此,熬夜时吸烟非常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病变的人,危险性更大。
5酒后排尿男性酒后、起夜、午睡起床排尿时容易发生“排尿性晕厥”。
由于酒后神经比较兴奋,血管扩张,血压相对偏低,而排尿后腹部压力下降,血液重新分配,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晕厥。
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坐着、蹲着解小便,或如厕时用手抓住身边的支撑物;
如厕后站立一会儿;
排尿时应呼吸平和,速度减慢,不要过度憋气;
卫生间要避免放置尖锐、易碎的物品,以免跌倒后发生意外。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本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b/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