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身边劳模ldquo天麻王子rd


  五月下旬的一天,天空下着细雨,看到笔者一行的车到来,许乃红兄弟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从店子里出来热情迎接。“知道你们要来,今天特意从龙洞赶来。”许氏兄弟说。“不过不凑巧,刚刚邮车才走,要不你们也能拍到一些画面了”。

走进许乃红的店子,货架上的东西琳琅满目,有他们的主打产品天麻,更有红豆、辣椒、刺梨、甜酒、豆腐乳等各种当地土特产。“我们的产品主要走网络,买家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每天订单平均上百张。”许乃红说。

  回忆自己的创业路,许乃红很是感慨。年,由于家境贫寒,为了将上学机会留给弟弟,许乃红提前走出大学校门,来到他母亲的打工地——苏州。刚开始,他和母亲一样,每天都在毛衣厂加工毛衣、加班加点。过了不久,他逐渐萌生自己开厂的想法。“既然别人都能开工厂,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呢”。说干就干,在经过一番筹备后,许乃红也开起了制衣厂,揽了一些活儿来干。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制衣厂的生意搞得红红火火。为了拓展销路,还在网上开起了网店,专门销售他家生产的衣服。后来,他把弟弟也接到苏州,同他一起经营管理。

天有不测风云,正是许乃红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他得了突发性耳聋,在苏州医治花了不少钱,但仍不见好转。没有办法,许乃红想到了回家。回到镇远的许乃红四处打听治疗办法,看能否治好他的耳朵。天无绝人之路,许乃红到一家私人诊所就诊,这个中医硬是凭着土办法治好了他的耳疾,让他完全恢复了听力。“想都想不到,医院花了几万块,回到家乡,只用几百就治好了”,谈起此事,许乃红对当年给他治病的医生感激不尽。

  正是这段时间,他认识的一位苏州老板托他带一些贵州天麻回去。“这不问不要紧,一问吓一跳,经过四处打听,每斤天麻叫价一千元,且没有还价的空间”。受人之托不可违,许乃红为他的朋友带去了一斤。受此触动,许乃红发现了商机。“既然我们的资源那么好,何不回家改种天麻?”

年,把制衣厂交给弟弟许乃康打理后,许乃红回到了家乡——羊场镇龙洞村。拿起锄头的他,发誓一定要在家乡干出一番大事业。为了种好天麻,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到一些天麻公司的地址,经过联系后,四处学习天麻种植。“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还以为种天麻很简单,后来才得知,种天麻还得需要培养蜜环菌等。而每一项学习都是需要学费的。”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后,许乃红在自家的林地上开始了天麻种植。“那时种得少,这皮坡种几蔸,那皮坡种几蔸,算下来,一共种了30平米的样子,就当是做实验。”为了抵销种植风险,当时许乃红还和毕节一家天麻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该公司承诺回购他家生产的天麻。

  不种不要紧,几个月后,许乃红发现家乡羊场镇龙洞村的自然条件不仅对天麻生长非常有利,而且出产的品质还很不错。经过行家的肯定,许乃红第一年的天麻种植宣告成功。“那时我们所有的天麻还没等到毕节那家公司的回购,就已经被抢购一空。”第一炮打响的许乃红,从此走上了天麻种植之路。他让母亲和弟弟回家,全家一起经营他的天麻事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许乃红不仅自己种植天麻,还带动父老乡亲跟着他一起种植,成立天麻种植合作社,带领众乡亲共同致富。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天麻王子”。今年,他和合作社的种植户共同种植了天麻26.6公顷。不仅如此,他还种植20公顷茶园,套种了6.6公顷的刺梨,总产值将达到万元。多样化的种植,使他的种植事业不断做大做强。

  “这几天正是天麻授粉的关键时期,把授粉这一步做好了,明年才能大丰收!”临走时,许氏兄弟嘱咐,“欢迎下次再来”!

作者:杨通航

  (本文刊登在年5月28日黔东南日报第A7社会版)

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您现在浏览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46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