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

白茶茶药同源,万病之药


一、万病之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也,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到“茶为万病之药”。茶叶入药,由来已久。从尧时太母娘娘用白茶治麻疹的传说,到民国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中所言:“绿雪芽,金呼为白毫.....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佳与金垺。”可以看到,白茶一直以要用被人所知。白毫银针早期在东南亚等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年后,北京同仁堂药店依然延续着清代以来的传统,每年向福建省茶叶公司购买25千克的白茶,作为高级药丸的配药和药引。二、缺医少药的年代福鼎民间也有很多茶疗方子用于消炎、去热毒、治麻疹、退热等,这些都是勤劳聪明的福鼎人民流传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由于交通不便,医院遥远,农村许多人患上火牙疼、头疼脑热或出麻疹等,就会撮些许白毫银针炖着喝,很快就能见效。一些从事唱木偶戏或澎澎鼓的、说书的、教书的,都备有白毫银针,一旦嗓子沙哑了,就马上取小撮陈年白毫银针炖冰糖喝,歇上两三个时辰就又能上台说与唱了。许多乡下郎中把银针当药材配伍用。在老百姓的眼里,白毫银针几乎是能治百病的好东西!三、中医阐释茶疗并非毫无依据。明李士才《雷公炮制药性解.卷五》载:“茶茗,入心、肝、脾、肺、肾五经。”茶的归经分别是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中医的经络理论和阴阳学说以及五行相生相克都能禅师白茶入药的原理。茶香爆米跳鱼四、白茶宴骆少君曾经留下偏方:1只土鸡、15克枸杞、1个汤山梨、10克白毫银针。先把鸡煮烂,再去掉梨心,加上白茶和枸杞炖,对防治呼吸道疾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作用。白毫银针炖土鸡在福鼎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是一道传统的食补大菜。制作白茶宴,把白茶吃进去,使茶叶中不能冲泡出来的物质经过肠胃的吸收,成为人体有效成分。福鼎烹饪协会的厨师们已经开发出银针汆海蚌、鲤芋白茶、茶香爆米跳鱼等白茶宴,把茶叶吃下去,从而提高白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105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