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品隆司绘我们会在有些植物的名字里看到“狗”啊“狐狸”啊等动物的名字,这大多代表该植物的血统不够纯正,或是本身很不起眼。这当中有一种名字里带“蛇”,叫“蛇莓”的,因长得很像莓,才有了这个名字。它在日本各地都有分布,四五月春花烂漫的时候,匍匐茎在地上蔓延开来,茎的分支会伸出三片有浅裂的小叶子——活像小一号的莓叶。春日的阳光催开了花朵,花形也和莓的很像,只不过不是白色,是可爱的黄色,格外引人注目。花朵凋谢之后结出的小小球状果实通红通红的,也很惹眼。乍看像一颗颗小莓,但没有莓颜色那样鲜艳,表面是一粒粒小小的卵状瘦果。一般的植物果实都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种子包在果实里面,但蛇莓和莓则不一样:它们的果实是连着花瓣、雄蕊、雌蕊的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那一粒粒卵状的瘦果才是真正的“果实”,是授精的子房。仔细观察蛇莓的瘦果,表皮有褶皱,颜色赤红。花托长成的果肉质则呈淡红色,内部是白色的海绵状物质,软软的。原来蛇莓抢眼的红色,都是瘦果的功劳。有人说蛇莓有毒,其实根本不是,它的果实也能吃。只是虽然看上去很诱人,但味道和口感都不能和莓相提并论罢了。有人说因为“这种莓子人不会吃,只有蛇吃”,它才有了“蛇莓”之名,可蛇哪里会吃莓子呢?恐怕这个“蛇”字还是在表达“赝品”的意思吧。与蛇莓一样同为蛇莓属的还有一种“薮蛇莓”,和蛇莓很像,但个头更大,喜欢草地等潮湿半阴的环境。薮蛇莓叶子的颜色比蛇莓深些,果实一样鲜亮可人,但蛇莓的瘦果上有皱褶,薮蛇莓则没有。还有一种名字里也有“蛇莓”的“白花蛇莓”,但它跟食用莓同属草莓属,与蛇莓并不亲近。白花蛇莓广泛分布于日本的山地,花和莓一样是白色,结椭圆形的浆果,比莓小些。果子可以食用,味道很好。年轻时,我每年都要去一趟上州的赤城山研究植物。我住在一幢别墅式的山间小屋里,每天穿梭在群山之间做调查,吃完干粮就回住处。摘白花蛇莓的果子吃是我当时的一大乐趣。野生的白花蛇莓通常都是一小片一小片长在一起,虽然果子不大,但把一大片摘完,也有不少呢。小小的果子吃起来当然没有吃莓子那么过瘾,但同样美味。开始时我都是摘下来直接吃,有一年灵机一动,带了些寒天过去,把它们做成了果冻。红色的白花蛇莓果凝在半透明的果冻里,非常诱人。我把它们用溪水冰过,走在山间,口渴的时候就来一颗,那爽冽的味道至今难忘。据说和白花蛇莓同属,长得也很像的高山野生植物能乡莓,果实更加鲜美,可惜我一直没机会品尝。这两种植物生长地带不同,白花蛇莓是开五瓣花,能乡莓的花瓣数更多些,通常一朵有七八片。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几种名字里带有“蛇莓”的植物。它们一部分是委陵菜属,这个家庭的成员很多,有不少和蛇莓一样开黄色的花,一不留神就会认错,不过它们的果实都不是红色的。其中有一种姬蛇莓长在山间湿地,茎像藤蔓一样匍匐生长;还有一种雄蛇莓长在田间,也是匍匐茎,个头比蛇莓大些,五月开花,花期略晚。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都和蛇莓差不多,只看花很容易认错。如今,城市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想要找到一株蛇莓已不是那么容易了。但只要往郊外走走,就还是能见到。由于名字给人印象不佳,喜欢它的人恐怕不多,但那绽放在早春里的黄色小花着实楚楚动人,花谢了,又有红色小圆果装点着萋萋芳草——蛇莓可是贤淑得很呢。作者:柳宗民(-),日本著名园艺家、园艺评论家。选自《杂草记》。
-END-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查看)
合唱的泪珠
生命的烦恼能开花
这条路也许
光阴如绣,蔓草生香
善良的“牙齿”
最有效的途径
我、小鸟和铃铛
时光流逝,而你仍在
爱是一朵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