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血压降得过低易增加脑缺血风险


血压降得过低易增加脑缺血风险

很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刚刚患高血压不久的患者,他们特别急于降压,恨不得一天就让血压降下来,这样做是不是不好?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降低达标通常需4-12周。

除了急于降压,他们也想把血压降低降低再降低,“摆脱”高血压的“帽子”。

这其实更不可取,也更危险。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脑缺血的风险,降到/80mmHg左右比较合适。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到67-70mmHg,也存在一定风险。

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降到/80mmHg比较合适吗?

并不是,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降的标准也不同。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要低于/90mmHg,糖尿病、肾病等高危患者要低于/80mmHg,如果在60岁以上,血压不能低于/70mmHg。如果年纪小,有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可以降到/65mmHg。如果高血压伴有大量尿蛋白,血压最好降到/70mmHg。脑血管病和冠心病患者要低于/80mmHg。

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较高,到了晚上,有可能出现血压急降。这个时候如果仍然服用降压药,就可能诱发中风的再次发作。所以,这类患者应该做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睡眠时候的血压不可低于/60mmHg。

刚刚提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4小时动态血压就是使用动态血压检测仪器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与常规血压相比,24小时动态血压去除了测量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像血压,可以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24小时动态血压可以协助诊断早期高血压,协助鉴别高血压的类别;指导合理用药,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除了您提到的近期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有哪些人建议使用呢?

下列人群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正在应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近期血压控制不佳或波动过大者;首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偶测血压升高,需要知道到底有没有高血压的患者;不明原因头疼,需要判定有没有隐性高血压的患者;见到大夫就心慌,属于假性高血压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血压波动较大、用药困难的患者。

孙宏涛,医学博士,留德博士后,国家心脏病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高血压的哪些事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b/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