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保暖防寒
冬至已到,寒冬的气息越来越浓重,即便晴空万里,依旧寒风刺骨,看到未来几天的气温,零下17℃!!!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尤其刚从温暖的室内出来,会感到全身上下都在紧绷心脏揪揪的难受......
就是这样的天气,室内外暖寒的差距,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注意,冬天是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
医院内二科主任梁海英介绍称,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猝死、高血压、脑溢血和脑动脉血栓等,这种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急救大数据显示入冬以后猝死发生率比夏季要高出很多,“主要原因是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在低温天气下为了保证良好血液循环以运输氧气及营养物质,心脏会加大收缩力度升高血压保证血管供血。这时心脏负担增加,如食量过大、活动量增加或过度劳累都会超负荷导致猝死。”但是,如果能够及早发现、预防和调理,那就可以化危险于无形了。
哪类人群更应该引起注意?
1、心脏病患者。尤其是为心脏提供支持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是猝死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有心脏的基础性疾病,心脏负荷比普通人更重。
2、代谢性疾病患者。以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为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都会损伤血管,为了维持供血心脏负荷比普通人更重,更易出现意外。
3、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酗酒者。如暴饮暴食,大量摄入糖类、油脂类食物,生活作息不规律,抽烟酗酒的人血管的损伤程度比普通人重,心脏负荷大,易出现猝死。
4、工作生活精神压力大的人。因为过度紧张焦虑,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易因体力透支而导致心脏病发生猝死。
做好预防调理,平安过冬!
1、饮食方面:应注意规律性,三餐定时,每餐7分饱,细嚼慢咽,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减少甜食及油炸高脂食物摄入,多吃一些五色蔬果,可以食用一些山楂、蔓越莓、芦笋、坚果等食物保护血管。
2、运动方面:一定要避免在早晚天气寒冷时外出运动,以预防由于身体要适应天气的寒冷而收缩血管,出现意外导致猝死。当然,必要的运动还是需要的,要量力而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生活方面: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冬季尤为重要,冬季天黑较早,天亮较晚,所以应该适度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远离疲惫。除此以外,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社交活动放松心情,不要把自己一直放在紧绷的环境里,适度的休息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
常见几种“危险动作”
1、早晨醒后猛起身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晨刚醒时,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2、蹲便后猛起身
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3、寒冷天气从室内外出
寒冷容易导致心血管痉挛,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可能诱发大面积心梗,导致猝死。中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冬天外出前,除衣服、鞋要穿得暖和外,一定要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去,对血管、对肺造成伤害。4、棋牌室里抽烟
烟雾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是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进而猝死的危险因素。打牌的人常常烟不离手,再加上多数棋牌室空间狭窄,通风不好。尤其是年龄大、血压高、身体衰弱的中老年人,一旦身处其中过久,导致生病甚至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编辑:小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