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茎如箭,赤,无叶,根如芋子”,这是《吴普本草》对天麻的描述。天麻原名赤箭,又名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之一,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药用历史。
天麻之名是怎样来的,无确切考证。一种说法为彝语衍化。相传远古时代,在乌蒙山的密林深处,居住着一个彝族原始部落,部落首领得了一种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怪病。山民们乞求上天赐药。上天见这个部落勤劳勇敢,便派一匹天马送灵药下凡,播撒在这片原始丛林之中。人们为了感恩,就把这灵药叫做天马,久而久之,彝语就衍化成了“天麻”。
所以跟天生有没有麻子,木有关系~
1来源
天麻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
2道地沿革
天麻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等省,在东北及华北等地区均有分布。其中以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产天麻的品质最佳,故现以四川、云南、贵州所产天麻为道地药材。
3天麻种类
天麻属植物的种类较多,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天麻属植物约有30余种,其中分布在我国的天麻属植物分别有天麻(G.elata)、原天麻(G.sngusta)、细天麻(G.gracilis)、南天麻(G.javanica)、疣天麻(G.tuberculata)等六种。目前,最常种植和药用的品种为天麻(G.elata),其产量最多、分布最广,也是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
3.1天麻品种划分
天麻(G.elata),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其种内产生了许多变种。周铉等根据天麻花的颜色、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的含水量不同的特点,将天麻划分为以下6个变型:红天麻(G.elataBl.f.elata)、绿天麻(G.elataBl.f.viridlsMalKino)、乌天麻(G.elataBl.f.glaucaS.Chow)、黄天麻(G.elataBl.f.flavidaS.Chow)、松天麻(GastrodiaelataBl.f.albaS.Chow)和毛天麻(GastrodiaelataBl.f.pilifera.Tuyama)六个变种。
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为乌、红、绿、黄四种天麻,松天麻和毛天麻相对小众。目前,在生产中主要栽培的是红天麻和乌天麻。其中,红天麻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而乌天麻口感好,品质最佳,但生态适宜性较差。年,由红天麻和乌天麻杂交得到的乌红杂交天麻问世,该天麻品种集合了双亲的优点,产量高,外形好,品质也较好,已被大面积推广种植。
4贵州天麻
贵州省历来就是我国中药资源大省,其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年生的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产出的药材品质尤佳。作为中国天麻的三大产区之一,贵州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天麻的生长种植,遵义、正安、毕节、赫章、大方、黔南、安顺等地都是天麻的适宜产区,其中大方县更是因其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而闻名,年被授予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8℃;土壤多为酸性砂质黄棕壤,植被多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岩溶灌丛或灌丛草坡等,特别适合天麻生产。因而所产天麻与一般天麻相比较质地较为坚实、沉重,环纹较少,顶芽较小,断面较均一明亮,特异气味较浓郁,其天麻素含量也相对较高,是天麻中的佳品。明代就是进贡皇室的珍品,且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素以"滋补之王"的称号而驰名中外。在中药材行业中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天麻佳品出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
天麻作为珍贵特产,其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其名气又堪与东北人参媲美。《神农本草经》中称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列为中药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天麻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气,久服益气,轻身长年"的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能激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防止脑血管疾病、补脑健脑、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对头目眩晕、头风、头痛、久病体虚、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脑震荡、高血压等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天麻还有抗炎作用,对多种炎症的渗出和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增加脑血流量和中枢抑制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等均有镇痛作用。除了药用,在大方当地,天麻作为蔬菜食用也很有名。
5采收加工
天麻的采挖季节有春、冬两季,春栽当年的冬季或者第二年春季采挖;冬栽的第二年冬季或者第三年春季采挖。春季采挖的为“春麻”,立冬前采挖的为“冬麻”。采挖后放入蒸笼蒸至透心,取出晾干水气后烘炕,直至全干即可。
6经验鉴别
以质地坚实沉重、色黄白、有鹦哥嘴、断面明亮角质样、无空心这(俗称“明天麻”)为佳。
7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肝经。
8功效主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9
配伍应用
1.天麻配钩藤天麻息风祛痰,平肝止痉,稍嫌温燥;钩藤清热息风,定惊止抽。两药合用,钩藤之清能减天麻之燥,平肝息风,而无弊害。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导致的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也治小儿惊风瘿疭。
2.天麻配川芎天麻辛平柔润,功能熄风化痰,养血柔肝,为治头风之佳品。川芎辛温走窜,走而不守,功能上行头目,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二药相辅为用,共奏清利头目,化痰消风之效。治疗风痰上扰清窍,头目不利,头痛眩晕,目昏鼻塞。
3.天麻配川乌天麻微辛性平,为平肝息风定惊之良药;川乌辛苦而热,为通阳活络祛风之佳品。二药伍用,祛风定惊之力倍增。治疗诸般风搐,不省人事。
4.天麻配防风天麻功善熄风,定惊,治疗肢体麻木,头痛风痹,半身不遂。防风辛温,可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药类法象》曰之:“治风通用,除上焦风邪。”二药合用,息风定惊,使风邪自内而消;辛温发表,鼓动风邪自卫表发出。二药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痹之效。治疗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10药理作用
具有影响神经系统、心脏,保肝,抗血栓,抗衰老,抗应激等作用。
11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
12使用注意
1、性偏温,善治肝风兼夹痰湿的患者。由于阴虚火旺、血虚血燥、实热内炽而致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者不宜单味药服用。气血两虚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2、有明显的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3、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4、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孕妇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
《中华道地药材-天麻篇》、《中国天麻》、《吴普本草》等。
(文中所写药方、食用方式等,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编辑/排版:万修福、张成才
审核:王升
体系、行业最新资讯投稿
cmm_car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