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汉药直解:天麻的古今药用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神农本草经》(汉,约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中无天麻之名,但有载“赤箭”,言“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川谷。”历代本草记载其别名较多,《本草纲目》(明,年)较为详备,言:“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离母、合离,以根异而名;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及至《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年-年)时方有“天麻”之名。关于“赤箭”与“天麻”的关系,《梦溪笔谈》(宋,约年-年)云:“《神农本草》明言赤箭采根。”《本草衍义》(宋,年)载:“苗则赤箭也。”《本草崇原》(清,年)认为:“《本经》主治,根苗并论。今则但用天麻,不用赤箭矣。”众说有别,录此供参考。
古代本草记载,《本草通玄》(明,约年)载“为中风家必需之要剂。”《本草述钩元》(清,年)讲:“天麻神于治内风。”《本草从新》(清,年):“治诸风眩掉,头旋眼黑,语言不遂,风湿顽痹,小儿惊痫。”并解释说:“诸风眩掉,皆属肝木,肝病不能荣筋,故见前证,天麻入厥阴而治诸疾,肝气和平,诸疾自瘳。”《本草易读》(清,约年)总结说:“风痫惊悸良剂,眩晕头痛灵丹。”天麻甘平质润,有“风中润剂”之称,既可以平息内风,又有平抑肝阳之效,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又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又历代本草有载以天麻疗风湿痹症,如《本草撮要》(清,约年):“功专通关透节,泄湿除风。”《本草正义》(近代,年)则对此质难说:“古人之治麻痹瘫痪诸证,又无不误内风为外风者,既知天麻能愈是病,遂并误认为疏风逐湿之品,斯其所以一误再误,而纠结缭绕,今人不可索解者也。”
汉医实践所用,李东垣在《脾胃论》(金,年)曾言:“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并载有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痰厥头痛”,后世程钟龄《医学心悟》(清,年)在此基础上化裁也便有了传世至今天所见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即由二陈汤加白二术、天麻所组成,方以夏、苓、橘、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加白术健脾燥湿、天麻平肝熄风,生姜、大枣和胃调中,共奏健脾、燥痰、祛风之效,方中天麻、半夏二药祛痰熄风为主药。又有始载于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年)的天麻钩藤饮,具平肝、潜阳、熄风之功效,为公认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效方剂,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又可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如头痛、眩晕、失眠等。是二方为代表性方剂,此外,天麻与牛膝伍用,一走气分,一走血分;与防风、羌活共用,即可辛散外风,又息内风以止痉;与木瓜、白花蛇、独活、川乌等伍用皆可达到祛风蠲痹除湿止痛之效,诚山雷之谬也。
现代药学研究发现,天麻含有天麻素、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天麻多糖和酚类等十余种活性成分。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癫痫、抗晕眩、脑保护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还能够益智、改善记忆、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保肝、抗肿瘤等。天麻素是热点研究对象,现已证实其有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部分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抑制神经性疼痛,兼有镇静催眠、改善认知及情感障碍、抗癫痫、抗衰老等多种功效。诸多英文文献已经深入到了分子和细胞水平,就天麻的物质基础而言,已不再局限于天麻素和成分复杂的天麻提取物,羟基苯甲醇、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醛等酚性成分都是其药效成分。
神农世家
汉药本草
探源求真
福泽世人
(一切吹牛、广告、培训勿扰)
半夏秋时
谢谢鼓励,再接再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