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这件事还真不能跟着


北京扁平疣网上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对于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血压,或者已经罹患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您必须知道:是不是高血压?什么原因高血压?高血压要不要吃药?高血压该吃什么药好?

高血压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常常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许多患者在血压水平很高时也没有不适的感觉。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常会出现症状。血压增高本身相对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后颈部发紧等。

如何正确测血压?

说到监测血压的问题,可能很多患者在细节上有很多疑问,例如,在什么时间测量血压比较合适?一天测量几次比较合适?

对于血压稳定的老年人,每天测量一次即可。对于血压不太稳定的患者,一天常规可以测量5次。这5次的时间分别是:清晨起床后、吃药前、上午10点钟左右、下午四五点钟、睡觉之前。

关于测量血压的体位,只要保证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即可。测量时,不要穿太厚的、影响测量的衣服,贴身的薄衣物是可以穿着的。左、右臂均可测量。

关于测血压的数值,可以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也可以取第二次、第三次血压的平均值。测量血压前,要在安静状态下休息5分钟到10分钟。

1.降压药物服用的原则是:小剂量开始,尽量应用长效药物,维持24h血压稳定。

降压治疗要达到一定的血压水平,即“目标血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高血压对器官的损害。要达到目标血压,常常需要联合服用2种,甚至多种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不是“治愈”高血压。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至正常并不能说明病已治愈。一旦停止服药,或遇到过度疲劳、紧张和情绪激动等情况,血压还会重新升高。

2.降压药物不能频繁换!

许多患者都会有此误区:一种药物吃几天血压没降下来就应该换了。

每种降压药物都有起效时间和达到最大疗效的时间,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时,至少要观察血压2周。频繁更换药物无法观察确切的疗效,同时致使血压波动性增大,血压控制不好又影响心情,导致恶性循环。

3.不能闷头吃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认识到高血压应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也能做到,但从来不复查血压,医院取了药就走,或者在药店买些药吃。这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减少高血压对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把血压控制到合适的水平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目标血压”,因此要特别注意日常的血压监测。

高血压药本身没有成瘾性,不像毒品或者有成瘾性的特殊药品,因此长期使用不会上瘾。

所有药品都有副作用,有的副作用会减轻或消失,比如普利类的持续性干咳、地平类的下肢水肿,如果可以坚持,应该继续服药,如果不能坚持,可以让医生换用其他药物。有的副作用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抵消,比如普利/沙坦造成高钾,利尿剂造成低钾,两者联用可相互抵消血钾紊乱。有的出现严重副作用应该立即就医,比如洛尔类使用后出现心率低于55次/分,利尿剂诱发痛风等。

老年高血压用药注意啥

老年高血压具有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

这是因为随年龄增长收缩压持续升高,而舒张压有降低趋势,即收缩压升高呈线性,舒张压较平缓地升高,经过平台期在65岁左右缓慢下降。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老年动脉硬化血管僵硬度增加有关。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二氢吡啶类长效钙拮抗剂(XX地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优选。

这是因为,在常见降压药物中地平类药物收缩压变异率最小,具有平稳血压作用;地平类降压药物具有促进尿钠排泄和舒张血管作用,不受高盐摄入而影响降压的疗效,适用于盐敏感性高血压;地平类降压药降低脉压(差)疗效确切,适用于以高压升高为主的收缩期高血压;地平类降压药物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4.血压突然升高,但不可盲目“迷信”输液治疗。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一些急症状况,均不需要输液治疗,即使血压水平很高。如果血压在短期内迅速升高,伴随头疼、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

有些疾病需要静脉输液快速降压,如果是急性脑血管病,即使血压达到mmHg,也不要立即把血压降下来,快速降低血压反而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升高,伴随轻度头疼头晕,不一定要静脉输液。降压治疗并不是血压降得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不同疾病降压的速度和幅度要求不一样,万万不可盲目快速降压。

5.血压控制良好而又没有不良反应的降压药物可以长期服用,不存在耐药的问题。

在降压治疗的初期,需要密切监测血压,调整用药,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而又没有不良反应的降压药物可以长期服用,不存在耐药的问题。反而是经常更换药物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但是,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也不是就万事大吉。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医院随诊,经常测量血压。

生活中的各种应激情况和四季变换,均可能引起血压的波动,这不是原来的降压药物耐药了,而是其他原因诱发血压升高,或随着年龄增长和疾病发展,原有的药物不足以控制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种类,以便使血压尽量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高血压人群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三多一少”:

多选择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五谷杂粮搭配吃。如粗杂粮燕麦、荞麦、高粱、玉米、豆类、薯类等富含钾的食物。

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亚油酸,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破裂。

增加日常蔬菜、水果摄入,尤其是绿叶菜,各种水果及根茎蔬菜(如橘子、甜菜、菠菜、马铃薯和香蕉)以及低脂乳制品、豆类和坚果类,以增加钾、钙、镁的摄入。

控制盐的用量,减少钠盐的摄入。除了日常使用的盐以外,还要防止其他隐形盐的摄入,如黄酱、酱油、味精、腌肉、榨菜等。同时,每日用油不超过2汤匙,尽量选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忌(少)食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95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