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时找警察,我们的身边时常都有与警察有关的正能量故事发生~2月18日下午1点10分左右,一辆从梓潼县卧龙镇出发的越野车,载着一名两岁半的受伤女童来到绵阳求医,行驶到绵梓路仙海段,当时绵梓路车多流量大,通行不畅,家属向交警求助。“当时我们很着急,娃娃在关门的时候不小心压到了手臂,肉都吊起了,一直在流血。”受伤女童的家属曹乙凡告诉记者。在绵梓路张家嘴路口,绵阳公安交警直属三大队民警接到了求助车辆,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一名铁骑队员开道,两辆警车一前一后,与求助车辆组成送医车队,医院疾驰。一路绿灯,各个重要路口都有交警疏导,保证车队安全通行。10多公里的路程,用了不到15分钟,送医院。后经了解,受伤女童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经医院处置后仍在住院观察。“医生说娃娃恢复得不错,破损的肉已经在修复了。非常感谢交警,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恐怕要晚到半个多小时。”受伤女童的家属曹乙凡说。就在同一天,三台县芦溪场镇也发生着类似的故事。18日上午十一点多,一名驾驶员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向执勤交警求助称,其亲属突发疾病,腹部疼痛难忍,急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当时正是车流量高峰期,执勤交警立即驾车拉响警笛为求助车辆开道,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在绵阳公安交警直属五大队的协助下,原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仅用时27医院进行医治。春节期间交警、医护几度合力救人于危难类似的送医事件并不少见,在春节七天假期里,仅游仙区就发生了3起交警与医护人员一道,与时间赛跑的故事。2月12日大年初一,一名1岁零3个月的幼儿意外被开水大面积烫伤,绵阳公安交警接到求助后护送就医,原本20多分钟的车程,仅用时7分钟,医院。2月13日大年初二,家住游仙区玉河镇的一名70岁老人突发心肌梗死,救护车遇绵梓路交通高峰,绵阳公安交警启用铁骑开道,一路绿灯。长达14公里的路程,仅用了15分钟,送医车队就顺利抵医院。经医院绿色通道,绕开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被直接送上手术台。因为送医、救治及时有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患者转危为安。2月14日大年初三,一名儿童放鞭炮时不慎炸伤眼睛,绵阳公安交警接到求助后,拉响警笛一路疾驰。原本需要近1个小时的路程,仅用了26分钟,受伤医院,得到及时救治。这些既紧张又温暖的场景,在绵阳不时上演,在每一个危机关头,总会有“超级英雄”出现,我们不记得每个英雄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保障,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快一分钟就快一分钟。”绵阳公安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副大队长冯聪颖说。“时间对很多急危重症或出血创伤患者的救治非常重要。比如大脑缺血超过4-6分钟或是心肌缺血超过30分钟,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院前交警护送缩短送医时间,我们通过绿色通道缩短院内救治时间,有这样的配合,对抢救患者、改善预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陈娆说。小直说:一次又一次,交警、医护密切配合,一场又一场,为抢救生命接力。无论交警还是医护人员,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同样的信仰:生命至上!为他们点赞!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谢斌吴柯君责编:牟廷蓉三台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梁力张瀚文史力文李良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x/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