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社区脑卒中患者,这个习惯该改了


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文献来源

付忠荣,张振香,林蓓蕾,等.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5(7):-.DOI:10./j.issn.-..00..??(点击文题查看原文)作者:付忠荣,张振香,林蓓蕾,梅永霞,王文娜通信作者:张振香,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关键词:久坐行为;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1.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倾向于久坐;

2.并发症状数越多,久坐风险越高;

3.合并慢性病数越多,久坐风险越高;

4.疲劳症状患者更倾向于久坐状态。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病因,且首次脑卒中后1、2、5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2.2%~25.4%、12.9%、30%~40%,反复入院诊治给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系列研究表明,久坐行为与脑卒中发病及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那么,哪类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风险更高呢?

01

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倾向于久坐

1.年龄≥60岁的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发生风险是年龄≤59岁患者的2.倍,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组织器官老化,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会出现相应的肌肉衰减等症状,系列症状的出现会限制老年患者的活动,导致久坐行为的增加。

2.有研究指出,我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左右,且久坐行为对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等均存在负向影响,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程度。

02

并发症状数越多,久坐风险越高

1.脑卒中后并发症数是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的危险因素,且久坐行为发生风险随着并发症数目的增加逐渐增大。

2.部分研究指出,脑卒中后一系列的并发症状的出现(如卒中后行走困难、认知问题、总体耐力下降),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久坐行为。

03

合并慢性病数越多,久坐风险越高

1.合并慢性病数是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的危险因素,合并≥1种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发生风险是未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脑卒中患者的2.倍。

2.KANDOLA等认为脑卒中患者和肝硬化患者更倾向于久坐,且随着慢性病种数的增加,久坐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加,患有≥4种慢性病的患者发生久坐行为的风险是非慢性病共存患者的1.倍。

04

疲劳症状患者更倾向于久坐状态

1.疲劳是社区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卒中后疲劳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总体患病率在亚急性和慢性阶段为30%~72%,但目前卒中后疲劳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2.卒中后疲劳与卒中不良结局相关联,可在某种程度上引起患者机体耐受性下降,导致患者锻炼依从性降低,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加重了照顾者和家庭的负担,导致社区脑卒中患者缺乏足够的精力和体能参与社交及一些休闲活动,从而导致其更倾向于久坐。

05

对社区管理的建议

1.在后续制定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干预方案时,应注意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增强老年患者对于久坐行为的认识,鼓励老年患者积极提高体力活动水平,从而减少患者的久坐行为,改善患者的预后。

2.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应注重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减少久坐的发生。在已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改变患者久坐行为的同时注重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在设计针对性干预时应融入相应并发症的康复元素,以期减少患者相应限制,提高患者身体活动水平,减少其久坐行为。

3.定期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慢性病共存普查,在了解其原发病的基础上评估久坐行为水平,针对原发病的疾病特点进行相应的干预,进而减少久坐行为的发生。

4.健康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卒中后相关症状,更加全面管理合并的慢性病,以针对性地减少其久坐时间。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x/91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