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作为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在最近几十年,大量数据表明,PD也导致许多非运动性症状,如痴呆、慢性便秘、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慢性疲劳、日间嗜睡、直立耐受不能等。在临床上,这些非运动性症状可以是主要症状,甚至在某些病例中比运动障碍更能成为诊断依据。非运动性症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血压调整的变化,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及卧位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平卧后站立3min,其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可出现从轻微头晕到意识丧失不等的症状。与其它类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不同,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不一定会反复出现典型的晕厥。这是由于患者往往在出现前驱症状如全身乏力、视野模糊或头晕时,便意识到血压下降并对此作出反应,比如躺下。但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却会经常出现反复跌倒,跌倒所带来的伤害可轻可重,重者可能会导致髋部骨折、头部创伤等严重伤害。
卧位高血压常出现在日间稍晚的时分甚至是晚上,往往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曾有研究发现有48%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夜间高血压,在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身上尤为明显。夜间高血压提高了这些患者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平卧时血压水平在/90mmHg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如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慢性肾衰竭等。此外,夜间正好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发期。卧位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在活动时反而可维持在较低水平。
处理体位性低血压应致力于缓解症状,而非降低患者站立时血压下降的程度。处理直立时血压下降应首先应用非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少食多餐,提高水的摄入量,并避免快速的姿势变化或长时间站立。穿着弹性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交叉双腿、蹲下和收紧腿部、腹部或臀部肌肉可短暂的维持血压。为了加强直立或行走时肌肉泵所能达到的效能,锻炼肌肉及提升肌肉的控制能力显得相当重要。
当上述方法不能有效缓解症状时,则需要药物介入治疗。对于处理体位性低血压,根据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受限,应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盐酸米多君(即甲氧胺福林),其次是屈昔多巴(L-羟苯丝氨酸)。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相对较短,特别适用于同时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患者,因它们能灵活调整而避免影响夜间血压升高。
卧位高血压的患者可在睡觉时将床头的一边适当抬高,不过通常这个措施不足以有效使血压下降至/90mmHg以下,因此也需要降压药物干预。合适的降压药物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短效,二是体位性低血压这一常见副作用最小,因为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在夜间起床,有时甚至会起来很多次。短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或者短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都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年12月第7卷第24期
编辑:医院帕金森病组
赞赏
长按白颠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df/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