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健康预防高血压的小方法


济源新闻综合广播《乐享健康》节目,今天邀请专家黄利波,和你聊聊“如何预防高血压”

点击上方收听节目音频

受访专家:黄利波

主治医师国家临床营养师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济源市健康巡讲医院营养科主

近来,有些高血压的“老病号”会发现,天气转热之后,同样的降压药,少吃一点也可以将血压控制得很好。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普遍出汗较多,喝水又常常不及时,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病人的血压已然稳定,千万不要被假象“忽悠”而对血压的监测麻痹大意,一旦擅自停药或不严格按医嘱服药,血压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如突然升高,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甚至有生命危险。

高血压患者“药不能停”

需要注意的是,常年用药的患者如果不注意调整药量或药物品种,还按照原来的方式服药,很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弯腰低头或下蹲时感到头晕目眩,极易诱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般而言,随着季节变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相应减少药量,有时候还会根据病情需要更换药物,以防血压降得过低,使患者出现头晕、供血不足等情况。“要知道,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严重时也会因为缺血而发生脑梗死或心绞痛。”专家表示。

  

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记录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绝不可以自己擅自调药、减药或停药。这是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有“个性”的疾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个性化”治疗,而不能以简单的降压数值为标准。

“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将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得不偿失。”专家提醒,若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也会影响大脑血流供应,血液黏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容易沉积而形成血栓,容易发生脑梗死。所以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把血压平稳降下来。

高血压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   

心电图检查:此项检查可较早发现高血压对心脏的损伤,并通过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情况,评价危险性。

空腹血糖: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若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初诊高血压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危险的组合,发生心血管危险是普通人群的4~8倍,总死亡率增高4~5倍。

血脂:如果异常,则提示高血压可能合并冠心病、脑梗塞等,易诱发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建议这部分患者详细检查,即使检查后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也应给予降压调脂治疗,否则冠心病、脑卒中会高发。

温馨提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要依靠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但是患者除了要药物治疗外,还要经常检查自己的病情,定期检查能够了解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心脏病防治联盟

编辑:张扬审核:九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39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