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顽固性体位性低血压一例


今天,外地来了一例顽固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几经周折,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表现为顽固性体位性低血压。平躺的时候血压是正常的,收缩压有-mmHg左右。但是,起身后,血压迅速下降,收缩压只有70-80mmHg,所以,起身时,患者感到头晕,无法行走。同时,有肢体僵硬,行走不稳的症状,医院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帕金森病。治疗效果不佳。来到我院住院。我发现,病人病史2年多,起病的时间说不清,逐步加重。符合变性病特点。病人的症状体征,可以归纳为3组:1组:锥体外系症状:肢体僵硬,行动迟缓。2组:自主神经症状:心悸、头晕、尿失禁。3组:小脑症状:指鼻试验见意向性震颤,宽基步态,行走不稳。锥体束征没有,高级皮层功能没问题,颅神经也没问题。也就是说,患者的症状体征是3组,发病特点符合变性病。外院磁共振可见四脑室扩大,小脑萎缩。因此,我们考虑为多系统萎缩。这是一种变性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多系统萎缩(MSA),资料显示,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50-60岁,以进展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帕金森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及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率为0.6/10万。目前对MSA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尚无明显延缓病情进展的方法。这个病一旦确诊,往往寿命只有5-8年,患者往往死于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疾病。

MSA可以说是神经科的一大难题,目前西医方面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因人而异,辩证施治”的治疗原则,通过着眼整体,辩证施治,“医”“养”结合,能够改善症状,改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当然,不可能有特效,必须坚持治疗,综合治疗,不要放弃治疗,也不要乱吃江湖医生的药,浪费钱还有害!

往期内容腰酸背痛,别忘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心慌心悸是怎么回事经常头晕,可能是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黄药诗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40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