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社会实践花朵颜色与传粉昆虫的关系研究


我们的领队老师我们的领队老师是史军老师,他也是本次科考活动的领队。帅气的史军老师为了感谢他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为他题了一首诗:严肃认真,风趣幽默。学识渊博,就一吃货。那么我们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接下来我就分别解释一下。1“严肃认真”作为领队,严肃认真是必要的。在我们在植物前做观察时,他一丝不苟,坚持让我们尽量把每个前来拜访的昆虫的种类都记下来。要知道,有时在一丛花前站20分钟能记下几十次昆虫拜访的记录。一页记下来,同学们的手都有些发酸。同样地,也有花半小时都没有昆虫造访。而这时候,史军老师也让我们盯着花看上几十分钟。他还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在山里观察一种兰花,等待了一整天也没看到一只昆虫。在做研究时,史军老师真是个严肃认真的人啊。2风趣幽默不做观察的时候,史军老师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跟我们谈天说地。事件1在路过一个红外线感应摄像头(拍动物用的)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这个摄像头,合了张影,就急匆匆赶我们走了。我们:“为什么要快走啊?”老师:“因为如果摄像头的主人看到自己拍的照片一般都是人类的,估计会气疯的。我们:“……”事件2有一次,我们正在讨论组里某两人的八卦。被史老师听见。史老师(一脸无奈):你们懂什么啊……3学识渊博在路上我们每发现新的植物,或者在植物身上发现新的现象去提问,史军老师总是能给我们很棒的解答,并且趁机再把这种植物其他的特性告诉我们。例如我有一次发现某种植物的叶柄上有两个小红球,每片叶子都是这样。老师说,这可能是植物为了欺骗害虫,让它们以为这里已经有虫卵了,从而不再打这株植物的主意。P.S.在保护区科普馆,史老师还发现了许多处错误,科普馆的脸好疼啊……观察的方法这一部分会比较正经...首先,我们六个人分成了两个组,分别是男生组和女生组...组内的三个人也有不同的分工,分别是负责测量、记录和照相。在分好工后,大家一起来到了花朵面前。以我们观察次数最多的茅莓为例:茅莓1.为将要观察的花朵编号(由于有时访问频率很高...我们一般会编号五朵花),花的编号负责记录的同学一定要记得。2.此时测量的同学可以到稍远的地方测量这种植物花的数据(避免影响观察)这是一张数据不全的表格不过可以看出要记录的有植物名称,花朵的直径、长宽高,花絮长宽,是否有气味,是否有斑点或条纹,花蕊花瓣的颜色和生长环境...认真测量的CYL同学认真测量的GJY同学3.一旦有传粉昆虫靠近/降落/接触/授粉,记录者就要在表格中记录。这也是一张数据不全的表格(等汇报的时候再给你们看全的哈哈哈)要记录的有昆虫种类,行为,时间和行为时长认真记录的WXJ同学认真记录的HM同学4.同时,拍照的同学拍照(尽量拍清楚昆虫在花朵上的行为是什么,方便以后整理数据)认真拍照的SYF同学(抱歉没有举着相机的照片...)认真拍照的ZKJ同学(由于没有单独的照片所以只好裁减了一下...因此这张照片有点诡异)我们学到的知识现在,我来十分正经地介绍一下这一周我们学到的知识1蕙兰作为一个研究兰花的博士,史军老师十分认真地给我们讲解了兰花的传粉形式。兰花把自己的花粉凝结成一个花粉块。通过在兰花下部的蜜导把昆虫吸引过来,使昆虫的背部粘到花粉块。花粉块会在昆虫的背上粘一段时间,等到昆虫飞到其他的花上在掉落,进入其他花的雌蕊。但事实上,兰花并没有花蜜。因此,在传粉的末期,就会造成很少有昆虫来给兰花传粉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挺独特的传粉系统。在山里,我们(史军老师)先是闻到了蕙兰的香味,后来又在市场上看到了居民卖的蕙兰。尽管感到痛心不已,史军老师还是买了两把,一方面想给我们讲兰花的知识,一方面来做一些蕙兰的传粉的实验。2野芝麻野芝麻的花也十分的有特点,属于唇形科,在花的下部也有蜜导。在昆虫顺着蜜导爬进去的时候,就会沾到在上面的雄蕊。在其进入另一些花的时候,就能够进行传粉了。这也是一种十分聪明而且十分有效的传粉方法。3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繁殖方法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就有接触,不过这次在一堆砖块之中,我们有了更贴近的感受。蕨类植物的“叶片”背面分布着许多的孢子囊群(即图片中的小白点)。这些孢子囊群中分布着很多的孢子囊,孢子囊中又有很多孢子。这样,等到时机成熟,就会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孢子飞散到空气之中,为蕨类植物传播后代。4乌头乌头是一种剧毒的植物,按照史老师的说法,这种植物的毒性比砒霜还要强。人只要吃一点就会休克,生还的几率很小。大家在野外看到这种植物,可千万不要去招惹它,连史老师也在碰了它之后擦了好几遍手。5油桐在路上,我们看到了油桐的花。作为一个在当时是新的颜色——白色,我们停下来观察了一段时间。尽管可能是因为处在开花后期的原因,并没有昆虫来传粉,但我们还是学习到了一些有关油桐的知识。油桐的果是可以用来榨油的,不过这种油有毒,不能够食用,但却可以作为润滑油等方面来使用。6猕猴桃花猕猴桃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花。同时,它的花的颜色是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在刚开的时候,它的花是白色的;在花快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黄色,这也是十分有趣的一个性质。7酢浆草酢浆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三叶草,有很多种,我们见到了最普通的。酢浆草是可以吃的,当然我们也试过了,很酸,不是很好吃。我们零零碎碎的日常说是“零零碎碎”,其实主要只有一部分:吃每当看见一种植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能好怎??注: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史军老师都会特别认真地回答这三个问题!!然后挑头带着我们一起大快朵颐:)好了下面进行一下我们组吃过的一些东西的评测……1蓬蘽能吃。炒鸡好吃。当然是摘了直接往嘴里塞,哦或者像第二天晚上一样放在蛋糕上。P.S.摘一把后一次全部吃掉效果更佳第一个当然是蓬蘽(leǐ)啦~这是一种蔷薇科的灌木,在董寨自然保护区,路边都是啊啊啊啊!!蓬蘽长得像蛇莓,真正吃的是它膨大的花托(与草莓同理)。我们几个人平均每天吃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啊……走之前老师说要多带水果补充维生素C,结果全靠这小果子了:)图1.蓬蘽植株;图2.张老师采摘(“扑救”)小能手;图3.满满的收获~2蛇莓能吃。不太好吃。直接吃。理论上来说蛇莓是有微毒的。由于它和蓬蘽长得很像,小编某天误食了一个然后觉得很奇怪就又吐出去了……但讲真吃一个没事……别像蓬蘽似的大把大把往嘴里放就好来说说如何区分蛇莓和蓬蘽~蓬蘽中间是空心的(由一粒粒果实簇成聚合果,因此也更容易掰开),而蛇莓中间是实心的(在一个球体上长出红色的凸起)。这个就是蛇莓了,跟上面一对比还是很容易看出区别哒3某种其他的悬钩子能吃。挺好吃。直接吃。吃货的福音:悬钩子一类都能吃!下图展示的这种比起蓬蘽来说有点酸,但仍然很好吃~图1.这种悬钩子植株;图2.能吃的部分:)4野樱桃能吃。只能说还凑合。直接吃。某天我们走在路上突然听见老师惊呼“野樱桃!”。于是所有人就开始往嘴里放。只能说还凑合吧,“樱桃”很小,酸甜(酸占大部分),有的还有点微苦、涩。不过也算尝鲜了:)图1.论摘樱桃的正确姿势;图2.野樱桃(呃是有点小)5香菜能吃。对我来说真好吃啊啊啊但好像有些人受不了香菜的味道。直接吃。闲话少说,直接吃。和平常我们做饭用的香菜味道上没有区别哦~说到香菜,倒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对它的评价趋近于两极分化——一些人恨不得做什么都得加点香菜,而另一些人形容香菜有“令人作呕的味道”。每个民族对于香菜的讨厌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东亚裔中约有21%讨厌香菜,高加索人17%,非洲裔14%,南亚裔7%,西班牙裔4%,中东裔3%。科学家们发现,第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和这种现象有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位点的核苷酸碱基对有A,就不会讨厌吃香菜。否则,就会有很大几率讨厌吃香菜。好吧还是说点严肃的东西:最上面是香菜的幼叶,逐渐长成最下面的叶子那样(就是大家做饭时看到的),中间的叶子是过渡期6分葱能吃。挺好吃啊倒也不辣。掐一段直接吃。分葱其实就是洒在汤面上的那种香葱。味道嘛……就是葱的味道,几乎不辣,挺好吃哒分葱。有没有一种把它们全拔出来的冲动……7蚕豆能吃。好吃。直接吃。我们在路旁看到了一丛别人家种的蚕豆。老师说:“别人种的咱就别摘了吧……”味道嘛……有点忘了蚕豆本身应该是什么味了,反正野生+没熟透的这个就是淡淡的清香……图1.蚕豆植株;图2.蚕豆的花;图3.蚕豆~8酢浆草能吃。好吃。揪下叶子嚼啊嚼。酢浆草,真的应了第一个字的读音,它的叶子有股醋味(爱吃醋的叶子…嗯…),味道比较独特(不过这个“独特”是褒义词)。酢浆草中的一种:红花酢浆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df/61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