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演变为现代人的必需品,吃饭、睡前、坐公交、等地铁甚至是上厕所都带着手机。
有人说,上厕所千万别带手机,因为手机会掉进坑里……其实,不能带手你的器官机是有正经原因的。
如厕玩手机,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常常是蹲到腿麻站不起来……你也许从没想过,这个行为正在让你从头到脚都“受伤”。其实,也不仅仅是手机,平板等各种数码产品也是如此,下面就请各科专家告诉你,如厕时如何不被手机伤害!
1延长如厕时间
如果不携带手机如厕,那么5分钟就可以解决生理问题。而携带手机,并且在有无线网等情况下,那么如厕时间将变为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
长时间如厕容易吸收卫生间不健康的空气,其中含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2影响血液循环
上厕所玩手机导致如厕时间长,那么会出现久蹲和久坐现象,导致下肢血管容易受到压迫,肢体供氧、供血不足,出现麻木、循环受阻现象。
另外,如厕后立即起身,下肢血管畅通,血液向下流,导致头部血液不足,引起头晕甚至晕厥现象。
3眼睛近视、干眼症
卫生间光线一般较暗,不适合看任何电子产品,如厕时近距离看手机会使眼睛始终处于紧张、用力的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易引起近视。
成人长时间盯着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1/3,从而导致眼球表面更多泪液蒸发,使眼球缺乏滋润。
而泪液蒸发是导致干眼症的主因之一,干眼症最终会导致永久性眼损伤。
4心脑血管:血压升高、猝死
厕所是猝死率极高的危险地点之一,如厕时间过久,会让风险骤增。
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令人惋惜的案例:一些原本病情控制很好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在厕所长时间玩手机、看报纸,导致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而诱发了急性心梗、脑中风甚至猝死。
一项实验室数据显示: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
对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骤升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平常体质比较弱的人,还存在血管调节反应差的情况,如厕长时间看手机、久蹲后突然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5颈腰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是颈椎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久而久之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6肛肠:痔疮、便秘
目前临床已经证实了如厕时间久与痔疮的因果关系,即使在没有便秘的情况下,蹲厕时因为玩手机、看报纸导致时间过久的不良排便习惯,同样可以促使痔疮发生。
人体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环状的静脉、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肛垫本身有弹性收缩的作用,可以开闭肛管,控制排便。
但较长时间的腹压升高,会导致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失去原本的支撑,下移形成痔疮。
7膝关节:行性病变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运动最多的关节,人在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
深蹲垂直向下看,膝关节是超过脚尖的,增大了膝关节角,使后交叉韧带和髌骨受力增加。
凡关节都由结缔组织韧带所连,韧带在肌肉的两端,而且血液循环较薄弱,人在久蹲后,内外侧韧带受力最大,加大了关节和韧带的负担。
对于已经有退行性病变的人,建议上厕所别久蹲,最好选择坐便。
8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当蹲厕所看手机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9心理:注意力下降
上厕所玩手机图的是休闲,却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处理”状态,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无效信息进入大脑,削弱了大脑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
此外,离不开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界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到,让人难以安定。
专家建议,上厕所最好不要带手机,专心排便。
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更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还需要注意的是,每日排便后,最好能坚持用温水坐浴、清洁肛门,这样可防止肛周细菌的滋生,是有效改善痔疮的好方法。
赞赏
长按白殿疯是怎样确诊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