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模型 > 就是逗孩子玩,至于生气吗至于
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缺血模型 > 就是逗孩子玩,至于生气吗至于
春节马上就到了,很多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亲友,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和逗孩子。
有的长辈故意逗孩子生气,觉得这样很有意思、有的长辈故意抢孩子的东西、试探孩子是否“小气”,结果闹得场面尴尬……
如果我们家长觉得不好,帮孩子挡,很多长辈又会说,“就是逗孩子玩的,别当真啊,不至于生气吧?多大事啊。”可是我觉得这不是小事啊,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比大人少,很多玩笑真的一点都不好笑!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危险!
亲爱的亲朋好友们,你们喜欢我的孩子我感到很高兴,但是以下这些不恰当的逗法,请你们停止!
“你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港真,这个问题大概伴随80后们整个童年吧……没想到20多年过去了,一点进步没有,到现在还是有人会经常问孩子这个问题!
最讨厌的是有时候孩子回答:“都喜欢!”却还是被不断追问:“更喜欢谁?只能选一个。”
又或者会问,“妈妈和奶奶更喜欢谁?”类似的问题,简直可以无休止的进行下去,看到孩子不知道如何作答,问问题的人你们真的有意思吗?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和亲人的爱,而不去比较谁爱自己多一点,你自以为开玩笑的的无心一问,就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也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学会讨好大人。这样的会说话的“乖孩子”你们真的喜欢吗?
妈咪Cat支招:《爸爸去哪儿》有一集,节目组问每个孩子,“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妈妈?”,黄磊的女儿多多,特别认真地对编导说,“你怎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呢?你这么问,不管我说什么答案,爸爸妈妈都会难过的”。当全世界都在“批判”大人怎么可以问这样问题时,黄磊却提前教会多多,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允许孩子拒绝,并不是纵容孩子没礼貌,而是教会孩子如何礼貌地拒绝,或许你也可以教宝宝回答得比较无厘头,比如“我最喜欢PeppaPig”。
不要对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我是孩子的妈妈,我怎么可能不要他!也许你只是一句无心的玩笑,但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力简直是十级大!
小一点的孩子并不能区分什么是玩笑什么是事实。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心理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恐惧害怕难过各种负面情绪迅速占领孩子的内心,甚至对妈妈产生愤怒的抵触情绪。
大一点的孩子他们听得懂,但是这种话只会让他觉得尴尬和愤怒!如果你真的是我的亲朋好友,请停止对孩子的玩笑。不恰当的玩笑就是没有教养!
特别是二宝家庭,一定一定不要说,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不要你。这种只会让大宝觉得弟弟或妹妹抢走了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从而产生仇恨和愤怒,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是的,你可能是在开玩笑,在逗他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全部,你这样一句话有可能让他心里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到底和你是什么仇什么怨,你要对我的孩子开这种玩笑?
妈咪Cat支招:各位妈妈如果听到有人跟自己孩子说这句话,一定一定要第一时间跟孩子说:妈妈爱你,孩子大一点的可以教Ta"顶嘴":你老婆/老公才不要你了。虽然听上去很没礼貌,但火象星座的妈咪Cat就是从小教孩子“熊”。对付熊大人不能太礼貌。
不要用红包逗孩子,逼他叫叔叔阿姨
孩子虽小,但他也有尊严。大人们自古就知道“不食嗟来之食”的道理,那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方式来从从孩子身上获得乐趣?这种恶趣味到底是什么心态?
对孩子来说,红包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很多小朋友并不太分得清钱的物质性,所以请别用成人世界里物化的标准,去摧毁孩子的尊严。再说钱上细菌这么多,你们真想给,直接某宝转账好嘛~~
妈咪Cat支招:教孩子说“谢谢阿姨,我不喜欢红包,我有零花钱的”。爱逗孩子的人的恶趣味就是看孩子扭捏尴尬,当孩子可以这样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又很有礼貌地拒绝,这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小孩。
如果孩子太小,不太记得这么说,妈妈一定要安慰孩子,不想叫也没有关系,不熟悉的人因为给个红包就...我并不觉得这种行为值得称赞。或者妈妈也可以直接帮他们把红包退回去~
不要一见面就亲孩子,捏脸或者要求抱抱
小朋友的脸都圆圆萌萌的,我知道你们很喜欢,但是!不要谁便亲他们!!!我之前有分享过外国一个小女孩因为在生日会上被前来祝福的亲友亲,结果被传染上疱疹的文章,你们一定都记得,婴儿的皮肤很脆弱,免疫力也低,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被传染。
也不要捏他们的脸,如果宝宝的脸蛋经常被人捏,那么很容易影响到腮腺的发育,增加孩子的口水分泌。更严重的是,因为大人的手上布满了各种细菌和病毒,而宝宝平时习惯吃手,致病菌很容易被带入体内导致生病。
婴儿4个月大时,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6至7个月时,大部分婴儿的口水分泌量会更多。但由于婴儿口腔结构的特点,这时期会出现正常的流口水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外界的一些刺激,例如用手捏婴儿脸蛋,将会捏坏嘴边的神经,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而带有消化酸的唾液更容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产生湿疹、发炎等症状!
妈咪Cat支招:我一直深深地觉得,自己脸那么大,就是小时候被捏出来的!所以有人捏自己宝宝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出来挡一下,说:“我家宝贝的脸已经够大了,求放过~"
关于亲宝宝这个问题,老一辈的人,比较愿意听权威或者“新闻上说”。不然“专家说养生”文章也不会在爸爸妈妈的朋友圈疯狂转发了...家长可以说:“前两天看了一篇报道,有个小宝宝因为被麻麻亲,被传染了疱疹,全身都是呢,好像现在也没有完全治好,所以啊,我们家人现在都特别注意,不敢亲宝宝了。”
不要随便喂孩子吃东西
每年春节,都有婴儿被大人喂食坚果窒息死亡的消息,也有幼儿被大人喂食含酒精饮料导致脑损伤的报道。也许你只是想看看孩子被辣到的表情,甚至只是单纯的想把你认为好的东西给孩子尝尝。
可是,你能确保你给他的食物,真的是适合他的吗?请不要随便给他喂食,至少先征得我的同意,不管是坚果、水果、海鲜甚至只是加了盐的菜。(关于这个部分,下周会有详细的内容分享)
妈咪Cat支招:可以提前教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让他告诉别人:“我不喜欢这个,或者说谢谢你,可是我吃个会过敏哎。”一直灌输这个,孩子会记住的,因为之前有朋友的孩子第一次来我家吃饭,我问他为什么不吃某种食物时,他就是这么回答的!不是因为他真的过敏,因为刚开始不太熟悉,我问了好几样食物,他都说过敏,后来时间长了混熟了之后,那几样“让他过敏”的东西他都有吃~~
如果孩子还不会拒绝别人,各位父母就一定要出面阻止,如果怕气氛太尴尬,可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拒绝,比如“抱歉,孩子最近嗓子不太好,不能乱吃~”(善意的谎言,又让别人考虑孩子的健康)
不要随便给我的孩子贴标签
孩子没有及时的打招呼,“这孩子真内向”;孩子没有把最爱的零食分给别人,“这孩子真小气”;孩子被你们逗哭了,“这孩子真爱哭”……
可是,你也不会在路上见陌生人就笑,你也不会把你钱包的钱分一半给别人,你也有闷闷不乐的时候。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些都是一回事。你对我的孩子并不了解,凭什么就因为他没有配合你的要求和逗弄,就给他贴上这些不公平的标签?
妈咪Cat支招:爸妈首先要安慰孩子说没关系,分享并不是这么简单粗暴的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当然,同时也可以调侃下对方:“你能把工资/支付宝里的余额也分享给我一下吗?”
不要逼孩子在大家面前表演
想想我们的童年,多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凡家里来个客人,就会被要求“给叔叔唱个歌”、“给阿姨跳个舞”。你们这么爱看表演,不能看电视吗?
孩子不是跳梁小丑,也不是用来炫耀教育成功的资本。我不会为了一句追求虚荣的夸奖“这孩子真厉害”,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另一方面,孩子也不应该活在为了追求博取别人的夸奖而表现的生活里。
妈咪Cat支招:爸妈可以抢先说:“不如先听叔叔/阿姨先唱首歌吧!”“我家孩子很大牌的,等我先排下档期看看。”之类,化解孩子的尴尬。
不要再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名”
毫不夸张的说,这句简直是童年噩梦!我小时候就是被这句话吓得不敢参加家庭聚会!同样地,我也不希望自己孩子被分数“绑架”,难道评价孩子好坏就只有分数名次了吗?与其问分数,不如问问孩子,最近喜欢读哪本书?
妈咪Cat支招:遇到这种不识相的人,我会教孩子反问:“你年终奖拿了多少?”“1个亿的小目标完成了吗?”
不要抢他正在玩或想要的东西
有的人很喜欢拿走小孩正在玩的玩具或者他喜欢的东西来逗他,“快,快叫叔叔/阿姨,我就给你”,“你亲亲我,我就把玩具还给你”。
如果你真的想玩他的玩具,或者想要他的东西,请以正常的方式问他,我能玩你的玩具吗?这样的突然“袭击”,只会让他心理焦急愤怒和无所适从,让他变得有攻击性和不爱分享。
妈咪Cat支招:我们都说熊孩纸,我觉得有这种行为的人基本上就是熊大人,这种情况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我会教孩子假装淡定,(当然这个要大一点的孩子才行)本来他们的目的就是逗孩子嘛,不理他,让他自讨没趣!
当然,也可以教孩子说:“叔叔/阿姨,你这么大还抢我玩具,好丢脸哦~~”
不要随意将孩子抛高高
“抛高高,接住,再抛高高,再接住……”有些大人会为逗宝宝开心,在空中抛接宝宝或将宝宝抛到床上,这个周而复始的游戏,对宝宝来说可是童年中最刺激的运动。但是此动作虽然可以逗乐宝宝,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宝宝颈椎发育尚未完全,容易出现扭伤、拉伤、错位等风险。曾经就出现过,爸爸在家和小女儿玩“抛高高”,结果失手将孩子跌死的惨剧!
妈咪Cat支招:如果孩子一定要玩高高,提供一个玩法,让爸爸托住孩子的腰部,孩子的小脚踩在大人的胸部往上走,到锁骨位置停下,然后爸爸帮孩子翻转身体落地!(仅供参考,安全第一!)
我的养育方式不需要你来指点江山
“母乳6个月就没营养啦,得加奶粉!”、“还在用纸尿裤?把屎把尿赶紧练!”、“不吃盐哪有力气?你妈老拿这些没味的来糊弄你”、“头发都这么长了还不剃?不剃头发能好吗!”对我说这些的七大姑八大姨们,谢谢你的热心和好意。
虽然我们也是这样养大的,但并不等于这就是对的,更不意味着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我才是孩子的妈妈,我有自己的育儿理念。请尊重我和我的孩子,不要随便插手我的养育方式。
妈咪Cat支招:此处应有白眼~~除了给对方一个白眼,你还可以随身带一本科学育儿的书,或者找出妈咪Cat的这篇文章,事先做好标记,随时甩他一脸!
不要逗弄宝宝找“小鸡鸡”!
一些长辈,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地方,真的是很喜欢逗男宝宝找自己的“小鸡鸡”,或者用手捏摸宝宝的“小鸡鸡”。但实际上,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黏膜比较娇嫩,捏摸的时候容易损伤,而且这种游戏还会助长宝宝成人以后出现手淫的习惯。
此外,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也会乘机侵入,这势必造成感染,报纸上就曾有因逗弄宝宝生殖器,造成宝宝患性病的报道。
妈咪Cat支招:这个真的是陋习,不能忍!我是有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意识,之前也有写过一篇关于儿童性别认知的文章,具体内容看文吧??养女儿,爸爸应该在什么位置?
不要故意持续的逗小宝宝笑!
只要轻轻地挠挠小宝宝,他就很容易被逗笑,而且还咯咯地笑着手舞足蹈起来。看到宝宝这么高兴,很多人就会继续这样一直地挠宝宝逗他。
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一直逗宝宝,他就会一直不停地笑,但时间久了,他可能觉得难受了,却还是停不下来。这样稍不注意,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
大脑缺氧不仅损伤大脑,还会养成口吃、痴笑等不良习惯,过分张口甚至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而进食时大笑,会引起强烈呛咳和吸入性肺炎,睡前若大笑,则会影响睡眠。这样下去,宝宝怎么能健康成长呢?
妈咪Cat支招:小宝宝当然还是爸爸妈妈盯紧一点,如果有人这样逗宝宝,妈妈们就要挡一挡了,可以转移话题说孩子该换尿布了之类的,当然也可以问他们一句:“你们确定要围观吗?”
记得前段时间郭德纲调侃安吉,被网友狂喷,相信关于开玩笑这个度,大部人还是能够把握好的。娱乐圈其实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隐性霸凌无处不在。在我们小时候就经常被有些大人拿一些低俗、带颜色的伦理梗调侃。我知道很多人小时候就非常厌恶这种带颜色的玩笑,但是大人总一副小孩子听不懂玩笑,小题大做的表情。
希望当我们做家长时,不要做这些开玩笑的人,更不要因为面子有所顾忌,就纵容这些玩笑,这世界有些玩笑本来就是不能开的!
春节是团圆欢聚的节日,我们过节就是希望大家在一起能够欢乐,珍惜美好的时光,其实只要坐在一起,看个电视,玩个游戏,就很温暖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