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的养生内容请加
每年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中湿度升高,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据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
1
猛回头
某些人群血管里的脂肪多,容易将血管堵塞,血管较为狭窄,一旦回头过猛容易破坏血管而妨碍血流,这样通过大脑的血流瞬间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诱发脑缺血。
2
起床后瞬间起立
经过一夜的睡觉醒来后,体液会有所损失,血液会变得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容易形成,起床过猛就会诱发闹栓塞,导致中风
3
喝三杯以上的冰水
夏季天气酷热,为了迅速降暑,很多人喜欢猛喝冰水,但切记勿一次性喝超过三杯以上的冰水,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喝大量的冰水会使心脏血管收缩,特别容易引发急性的心梗。
4
吃太多盐
在夏季吃盐过度容易导致钠潴留,使血压瞬间增高。此外,肥肉、油腻和奶油的食品以及高胆固醇的食品尽量不吃。
5
猛吹空调
室外温度差较大时,猛吹空调或电风扇,容易导致血管不断舒张、收缩,以致脑血管循环出现障碍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6
大太阳下外出
中午大太阳下,最好避免外出,特别是中老年人。因为夏天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多,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直接影响心肌供血。高温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7
发脾气
高温下,人的心情会变得额外敏感,焦躁烦闷下容易发脾气。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提及心脏保护,或许你应该知道以下这些最新保护心脏的方法。
(一)动静适宜
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二)防暑降温
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起居有序
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
(四)调整用药
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有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可预防性用药,如心得安、消心痛、丹参片等。若外出旅行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等抗心绞痛药物。
(五)饮食清淡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饭菜不宜过咸,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
(六)注意补水
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凉开水,及时补充水分,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开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七)稳定情绪
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避免参加刺激性较强的活动。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就会远离心梗的威胁。
(八)忌烟限酒
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此外,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葡萄酒,但每日不超过毫升
(九)大便通畅
大便秘结,排便过度用力,可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升高,极易诱发心绞痛。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香蕉等,适当进食粗粮也有利于通便
(十)控制体重
许多慢性疾病都与肥胖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体重,减少食物的总热能。不宜过多饱食,过饱不仅易导致身体发胖,而且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平时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以七八分饱为宜。
赞赏
长按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