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hypotension,0H),OH指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或头部倾斜60°)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根据发生速度分为早期型(15s)、经典型(3min)和迟发型(3min)。
OH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严重者致卧床不起,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疲乏、头晕、目眩、晕厥、跌倒,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颈部及肩背部疼痛、衰弱等。部分病例可出现OH伴卧位高血压,即卧位时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
OH可增加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冠心病事件、心力衰竭和卒中的风险,还可以增加发生反复跌倒及衰弱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测量卧位、立位血压。
老年高血压合并OH主要以平稳缓慢降压、减少OH发生、预防跌倒为治疗目标。
首先应维持血压稳定,应选择可改善大脑血流量的降压药物,如血管ACEI或ARB,并从小剂量起始,每隔1-2周缓慢增加剂量,避免降压过度。
其次,患者在起身站立时应动作缓慢,尽量减少卧床时间,避免使用可加重OH的药物。如a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对抗预防
①起床或变动体位时要缓慢小心,起床时先在床上坐几分钟,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以适应各种体位的改变。
②应鼓励老年患者多活动,适合老年患者的运动项目有:慢步行走、小步慢跑、太极拳、反复缓慢蹲起、腿交叉、弯腰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可以增加一定量的下肢力量练习,比如采取“静立收缩腿部肌肉”的练习。方法是:手扶桌沿,挺直腰背站立,大小腿进行有节奏的肌肉收缩运动,每组10次,或根据体力选择次数。这有利于通过下肢肌肉的有力收缩,加强血液回心速度,从而改善低血压现象。如果站立时有头晕现象,也可以卧位进行,逐渐过渡到能站立完成。老年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预防并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和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给予充足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
如果经过非药物治疗,OH或体位不耐受症状仍然持续存在,特别是神经源性OH,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其中米多君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推荐治疗OH的一线用药,其他药物还包括屈昔多巴、氟氢可的松等,由于以上药物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及治疗的个体差异,临床医师应该谨慎使用
vOH伴卧位高血压。
vOH伴卧位高血压是一类特殊的血压波动。OH引起的低灌注和卧位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均可对患者造成危害。
v该类患者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常来讲,应在夜间尽量抬高床头(10°~15°),避免在白天仰卧,避免在睡前1h内饮水,应根据卧位血压水平进行降压治疗,推荐在夜间睡前使用小剂量、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或氯沙坦,并避免使用中长效降压药物或利尿剂,日间OH症状明显的患者,可在清晨使用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