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原发型醛固酮增多症(PA)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肾素活性受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小编整理了该疾病常见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医脉通撰写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问题1:临床上有一些难治性高血压,与PA关系密切吗?
因为PA的主要症状有血压增高,因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类型,在过去几十年,PA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其发生率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到1%,然而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我们发现PA的发生率远不止这些,近些年发现,符合生化诊断为原发性醛症者可高达高血压人群的10%以上,这也成为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报道在1、2、3级高血压患者中PA患病率分别为1.99%、8.02%和13.2%,而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其患病率更高,约为17%-23%。我国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牵头进行的调查得出,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PA患病率为7.1%。
问题2:和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导致的高血压会产生什么后果?
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高血压和高血糖对靶器官的长期影响,造成各种并发症。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的心、脑、肾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PA至关重要。
问题3:我们只针对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进行PA筛查可行吗?
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进行PA筛查费用较高,医疗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找合适的人群进行筛查。因为高血压伴低血钾是PA的典型症状,是否可以只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筛查呢?研究表明,只有9%-37%的PA患者存在低钾血症,只针对这部分人群筛查会漏诊大量患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中推荐对以下人群进行筛查:
(1)持续性血压>/mmHg或药物难治性高血压(联合使用3种降压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90mmHg;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90mmHg)。
(2)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低钾血症。
(3)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
(4)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5)所有PA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的一级亲属都应被纳入筛查。
(6)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患者。
问题4:如何对PA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临床上采用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进行PA的筛查,由于不同实验室检测ARR方法不同,国内外共识并未给出统一切点,常用切点多为20-40。医院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例醛固酮瘤(APA)、98例嗜铬细胞瘤和86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ARR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ARR临界值为43.8(ng?d-1)/(ng?ml-1?h-1)时,敏感性90.8%,特异性81.4%,故可选择ARR为40(ng?d-1)/(ng?ml-1?h-1)作为PA的初筛切点(敏感性93%,特异性76%)。
当心影响ARR的因素:进行PA筛查时应尽量将血钾纠正到正常范围;维持正常钠盐摄入;停用对ARR影响较大的药物至少4周:包括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依普利酮)、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氨苯喋啶)、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及甘草提炼物。
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类等药物可升高肾素活性,降低醛固酮,导致ARR假阴性,因此ARR阴性不能排除PA,需停用上述药至少2周再次进行检测,可以选择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较小且可以控制血压的药物,比如维拉帕米缓释片、肼屈嗪、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后三种为a受体阻滞剂,需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问题5:如何确诊PA?
ARR作为PA筛查试验有一定假阳性,因此要想确诊PA还需要进行其他诊断试验,避免假阳性。目前主要有4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各有优缺点。
口服高钠饮食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均操作繁琐,前者对于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患者不宜进行,这两种试验在临床上都较少运用。
生理盐水输注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5.4%及93.9%,但由于血容量急剧增加,会诱发高血压危象及心功能衰竭,对于那些血压难以控制、心功能不全及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不应进行此项检查。目前比较公认的标准为生理盐水试验后血醛固酮大于10ng/dl原醛症诊断明确,如介于5-10ng/dl,必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评价。近年文章报道,坐位生理盐水试验较卧位生理盐水试验诊断PA敏感性更高,其诊断敏感性高达96%。
卡托普利试验是一项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的确诊试验,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严重低血钾症即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进行此项检查,可以降低试验风险。但此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阴性,部分PA患者血醛固酮水平可被抑制。
问题6:PA分哪几型?
不同类型的PA治疗方法不同,因此PA的分型很重要。PA常见类型为醛固酮瘤(3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0%),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又称单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皮质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比如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分型诊断方法包括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和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有手术意愿的适应证者需行AVS检查,根据年《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专家共识》,以下患者可不必行AVS检查:(1)年龄小于40岁,肾上腺CT显示单侧腺瘤且对侧肾上腺正常的患者;(2)肾上腺手术高风险患者;(3)怀疑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4)已经证实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Ⅰ型或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Ⅲ型患者。
问题7:不同类型的PA该如何治疗?
PA的治疗有手术和药物两种方法,其治疗方案取决于其的病因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醛固酮瘤及单侧肾上腺增生首选手术治疗,如患者不愿手术或不能手术,可予以药物治疗。而特醛症及GRA首选药物治疗。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发展迅速,转移较早,应尽早切除原发肿瘤。如已有局部转移,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灶,术后加用米托坦治疗。醛固酮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行单侧肾上腺切除的患者在术后早期,由于对侧肾上腺抑制作用尚未解除,建议高钠饮食。如有明显低醛固酮血症表现,需暂时服用氟氢可的松行替代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并检测血压,根据血钾、血压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详细内容见表1。
表1不同类型PA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2(3):-.
[2]宁光、潘长玉、孟讯吾,等.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蒋怡然、王卫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中国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4(9):-.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往期回顾
1.ADA/EASD共识要点: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
2.要点总结丨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mx/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