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什么是围手术期控制性降压


控制性降压,通俗地说就是人为地将人体正常血压减低,于是,大家便有了诸多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要将人体正常血压降低。安全吗?降低到多少才合适呢,通过什么手段可以使人体正常血压降低呢,这种低血压状态可以持续1小时还是小时?老年人也可以用吗?等等吧。这一节我们来专门解答大家的这些疑惑。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控制性降压,所谓控制性降压,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人为地将平均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脉压)减低至50-69mmhg例如:一病人,在麻醉状态下的血压是10/80mmHg,前者是收缩压,后者是舒张压,两者之差即脉压,他的平均动脉压就等于80+1/(10-80)mmHg,若要实施控制性降压,麻醉医生会采取降压药物,或加深麻醉等技术,使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减低至50-69mmHg,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排除手术带来的低血压的因素,病人是相对安全的。

大家一定又很困惑,为什么要冒着风险,人为地将血压降低呢。简单地说,脑出血的病因大都是高血压,相反,人体血压低了,自然出血会减少。

为什么要采取控制性降压技术?

1.为了减少出血,改善手术视野的环境。

.减少输血。

3.使手术期的安全性增加。

4.降压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的器官损害。

要清楚控制性降压这一技术,在哪些手术中需要采用?哪些病人可以用,而哪些不可采用呢?

(一)适应症

1.血供丰富区域的手术,如头颈部、盆腔手术

.血管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血管畸形。

3.创面较大且出血可能难以控制的手术,如癌症根治、髋关节断离成形、脊柱侧凸矫正、巨大脑膜瘤、颅颌面整形。

4.显微外科手术、区域狭小而要求术野清晰精细的手术,如不同类型的整形外科手术中耳成形术、腭咽成形术等。

5.麻醉期间血压、颅内压和眼内压过度升高,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者。

6.大量输血有困难或有输血禁忌证的病人。

7.因宗教信仰而拒绝输血的病人。

大多数人会问,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采用控制性降压吗?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难,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醉医生有了更好的药物、更严密的监测和更先进的技术来应用于控制性降压,所以其禁忌证已较前放宽了很多。但仍要考虑许多相对的禁忌证。

(二)禁忌症

1.重要脏器实质性病变者: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血管病变者,如脑血管病、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外周血管性跛行及器官灌注不良。

3.低血容量或严重贫血

4.麻醉医生对该技术不熟悉时应视为绝对禁忌。

对有明显机体、器官、组织氧运输降低的病人,应仔细衡量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利弊后再酌情使用。

麻醉和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手术有大小,而麻醉无大小,所以麻醉风险更难提前评估和预料,作为病人的守护神,麻醉医生工作细致,责任重大。包括麻醉医生对控制性降压这一技术的实施,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需要严密的术中监护,一旦病人出现异常情况,他们会做出最及时的处理。但由于病患的个体差异,或者手术操作的影响.使用控制性降压也会出现如下并发症:

(三)常见并发症

致命并发症只有0.%.死亡者与麻醉和低血压有关。非致命并发症发生率为3.3%,通常与神经系统有关。

常见并发症包括:①脑栓塞与脑缺氧;②冠状动脉供血小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③肾功能不全,无尿、少尿;④血管栓塞,可见于各部位血管栓塞;⑤降压后反应性出血,手术部位出血;⑥持续性低血压、休克;⑦嗜睡、苏醒延迟等。

为了病人安全,麻醉医生除了要严格把握控制性降压的适应症外,还要对施行控制性降压的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测。

1.要保证麻醉平稳,全身麻醉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麻醉医生必须掌握麻醉技术,具备正确处理病症的能力和与手术者充分配合的协作精神。

.在术中尽量精确估计失血量,及时作适量补充,严防发生低血容量。必须保证静脉通道畅通。

3.降压幅度:必须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手术的要求,并参考心电图、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作全面的衡量。健康状况良好的病人可较长时间耐受60-70mmHg的平均动脉压。对血管硬化、高血压或年老的病人应区别对待,一般血压降低不超过原水平的30%-40%,可基本保持安全,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维持较高的血压水平,并注意防止降压速度过快,以使机体有一个调节适应过程。

4.手术体位:在控制性降压中,改变体位将促使血压潴留于下垂部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因此,在控制性降压中可充分利用体位来调节降压的幅度和速度。若头抬高5°,头部比心脏高5cm。此时如果心脏水平的平均动脉压为70mmHg.则头部的血压将是50mmHg。颅脑手术可取头高10°-5°,并根据手术野出血情况随时进行调节。坐位手术的控制性降压必须谨慎,要提防脑缺血的发生。

5.监测:为保障安全,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必须全面监测。无论控制性降压时间长短.必须直接动脉测压进行连续监测。此外,还应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失血量、尿量,并根据情况定期作动脉血气分析和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测定。尿量是简单而重要的监测指标,降压期间内不可长时间无尿,至少应保持1ml/(kg·h)的尿量。

麻醉医生们将尽所能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平稳地度过手术期,并努力为外科于术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只希望大家认识到手术的成功也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来源《带你走进麻醉的世界》

麻醉博物馆简介

为抢救中国麻醉学历史,打造中国麻醉学历史教育及学术交流平台,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驼人集团共同筹建的中国医学博物馆---中国麻醉博物馆于年率先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麻醉博物馆位于医学博物馆三层,展馆面积平方米,馆藏文物达余件。中国麻醉博物馆也是医学博物馆各分馆中规模最大、馆藏数量最多、也最为丰富的主题展馆。中国麻醉博物馆通过对“中国古代麻醉”、“中国近代麻醉学起步”、“新中国麻醉开端”、“麻醉学走向现代化”等各个阶段麻醉学科历史事件及资料的整理和展示,为大家呈现了麻醉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博物馆开辟了“中国麻醉的先驱开创者和奠基人”纪念展区、各省麻醉学会展区和近现代模拟手术室对比展,立体、全面的展示中国麻醉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和变迁。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为中国麻醉博物馆授牌“麻醉教育基地”

中国医学博物馆还应各医学组织/团体的邀请,将博物馆搬至国内外医学学术年会的现场,激发更多人对医学追本溯源的兴趣,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医学历史与成就的窗口。

中国麻醉博物馆旨在抢救和保护中国麻醉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证史料,还原和再现不同时期中国麻醉的历史场景,传承和发扬中国麻醉学历史文化,同时打造成专业人士的学习交流的平台。中国麻醉博物馆欢迎您的参观指导,并向医学界同仁及医学爱好者进行相关物证史料的征集。感谢您的支持。

赞赏

长按







































大型白癜风公益
北京公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mx/6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