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在我国,脑血管病排在国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
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占整个脑血管病的四分之三;
而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也叫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梗的金标准。
对于医生来说,在CEA术中,我们如何预测利用脑氧预测患者预后?除了脑氧饱和度之外,还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指标?
颈动脉,顾名思义,就是颈部的动脉,负责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颈动脉如此重要,但却非常容易出问题。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男性,经过一系列前期筛查发现左侧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该侧颈动脉狭窄,于是临床决策进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手术的过程总体相对顺利,各项指标:如血气、心率、体温、血压都在正常值范围,考虑到老年人脑功能脆弱、侧支循环的血流代偿易出问题,我们给患者术侧与健侧的脑组织均进行了脑氧饱和度(TOI)监测。
通过两侧的TOI趋势图可以直观看到,当对颈动脉进行夹闭时,健侧的TOI比较稳定,夹闭期间波动较小,接下来,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夹闭侧,TOI在夹闭瞬间快速降低,绝对值下降约6个百分点,TOI的最低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后呈缓慢递增的趋势,术侧TOI全程波动区间可接受,具有典型性。通常情况下,我们依据TOI会认为侧支循环代偿有效,患者神经预后问题不大。
But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这名患者在麻醉苏醒之后,不幸发生了偏瘫。
就此,或许一些医生不理解了,患者术中脑氧变化不大,始终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术中脑组织没有缺氧,怎么会造成偏瘫呢?
于是,我们重新分析了术中的数据,才惊讶的发现,忽视了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是什么呢?THI,也叫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
这个指标能给临床带来什么帮助,其反映的是局部组织中微血管血容量的变化。
在患者术侧颈内动脉夹闭过程中,我们发现THI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此时该侧脑微血管逐渐收缩,说明脑血管阻力增加,提示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此时,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了TCD检查,发现此时侧支循环无血流,佐证了THI反馈的信息。
此外,我们都知道,脑氧饱和度主要反映了脑组织微静脉血的血氧饱和度,而动静脉氧饱和度之差与组织从血管中摄取氧的速度成正比,脑氧饱和度越高,组织摄取氧的速度越慢。
该病例中,①颈内动脉夹闭②侧支循环代偿不足③脑组织摄取氧速度偏慢,三重因素叠加使得患者预后不良。
如果我们仅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1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