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儿童尤其是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晕厥常见的病因。
为了规范儿童VVS及POTS的治疗,进一步统一并提高国内儿童晕厥的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晕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治疗
1健康教育
诊断VVS后应向家长及患儿普及晕厥相关知识并予以健康宣教,使患儿获得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晕厥和晕厥导致的躯体及心理伤害。
宣教内容应包括:
(1)避免诱因:让家长及患儿知晓VVS的常见发作诱因,如长时间站立、突然变换体位(如较长时间卧位、坐位或蹲位状态下突然起立)、闷热环境、持续运动后突然停止(如长跑后)、精神紧张(如疼痛刺激或医疗操作造成的紧张恐惧)等。另外,在一些特殊状态下可能更易出现发作,如呕吐、腹泻、感染、青春期女童月经期间及应用某些可能降低血容量或血压的药物(如利尿剂)等。尽量让患儿避免暴露于常见的诱因,有助于减少晕厥发生;在不能完全避免诱因时注意保护患儿,防止晕厥对患儿造成意外伤害。
(2)识别晕厥先兆并进行物理抗压动作:晕厥先兆是在晕厥发生前患儿出现的不适,常有不明原因头晕、胸闷、心悸、视物不清、听力下降、恶心、腹痛、呕吐、面色苍白或大汗淋漓等。先兆发生时应及时调整体位,如尽快调整为蹲位或坐位,有条件时可平卧休息,多数患儿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另外,物理抗压动作可能在晕厥发生前通过增加外周静脉回流而避免晕厥或延迟晕厥发生。如长时间站立后可稍作屈膝动作、收缩腹肌或四肢肌肉等长收缩(双手紧握、屈肘、双腿交叉及足趾背屈)等。
(3)保持心理健康:反复晕厥对儿童的心理状况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因为心理障碍而出现"精神性假性晕厥"发作。因此,家长及医护人员应白癜风的发病原因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