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高血压矛盾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时,如


高血压与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存在会造成治疗上的矛盾,治疗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加重另一方。目前各个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建议定期测量卧立位血压评估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原则是既降低基础血压,又避免体位性低血压。不建议停用降压药目前无任何循证医学证据证明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停用降压药有益,却有证据表明降压治疗可同时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故在临床实践中不建议因担心晕厥等症状再发而停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可考虑减量,或调整为不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并寻找其他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因素。酌情调整降压目标过度强调降压达标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90mmHg。对于>80岁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90mmHg。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建议当舒张压<60mmHg时,如收缩压<mmHg,则观察,可不用药物;如收缩压在~mmHg,则谨慎用小剂量降压药;如收缩压≥mmHg,则用小剂量降压药。但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J型曲线效应,即基线收缩压在<mmHg者进一步降压则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增加。因此可根据卧立位血压变化情况适当调整降压目标,如立位收缩压<mmHg,即使坐位收缩压>mmHg,也不建议继续滴定降压药物剂量。根据血压负荷调整降压药物如果体位性低血压伴夜间高血压,建议选择相对短效的降压药物,可选用硝酸甘油皮贴(清晨移去)作为晚间用药,一则可以降低夜间血压负荷,有助于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危险;二则,即使降压药物诱发夜间低血压,但夜间患者直立位活动少,而药物短效对于次晨直立位血压影响较小,从而减少了跌倒风险。且肾素活性在夜间开始升高,晨起达到高峰。有研究发现,ACEI/ARB夜间用药可使夜间高血压从63%降至17%。噻嗪类利尿剂对盐敏感性夜间高血压有效。因血管扩张剂可激活RASS系统和压力反射,不建议睡前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免加重夜间高血压。但有研究报道,睡眠时使用硝酸甘油贴膜,清晨移去,可有效降低夜间卧位血压,而不影响白昼血压。

相关链接:

盘点高血压治疗中最常见的16个误区测起来很高的血压,未必就是高血压!几点量血压最准确?图解高血压的科普知识~值得收藏!高龄高血压降压目标值,到底多少才合适?临床难题,难治性高血压,怎么治?奇怪的夜间高血压如何救治高血压危重症患者村医之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37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