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4.5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获益已经被证实。然而,早期症状性颅内出血仍然是IV溶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脑白质缺血是一种脑微血管病,是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常在CT上发现白质脑部,这有可能增加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但是,先前的研究却取得了矛盾的结果。为此,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AndreasCharidimou等对11项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以探讨脑白质缺血是否会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以及是否与3-6个月不良预后有关。同时,探讨脑白质缺血患者静脉溶栓的净获益。
共纳入11项研究,共例患者。与无脑白质缺血相比,脑白质缺血(OR,1.55;95%CI,1.17–2.06;P=0.)和严重脑白质缺血(OR,2.53;95%CI,1.92–3.34;P0.)都会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脑白质缺血与3-6个月不良预后相关(2.02,95%CI,1.54–2.65;P0.)。分析IST-3、NINDS、和ECASS1-2研究中脑白质缺血的患者发现,tPA(vs.安慰剂)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更高(OR,5.50;95%CI,2.49–12.13),但是不良预后的风险较低(OR,0.75;95%CI,0.60–0.95)。
最终作者认为,脑白质缺血增加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尽管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但是脑白质缺血患者进行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带来临床净获益。
文献出处:
Stroke.Sep;47(9):-72.doi:10./STROKEAHA...EpubAug4.
Leukoaraiosis,CerebralHemorrhage,andOut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