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常见的症状是静止性震颤、僵直和行动缓慢。然而到了中晚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帕金森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双下肢无力、视物模糊等表现。
请注意这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
体位改变或长时间站立时,自己会出现头重脚轻、黑朦、视物模糊、双下肢无力、颈肩部疼痛、腰背部麻木、疼痛的情况。
这些症状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有关!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和应对它?请大家往下看。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30mmHg(或20mmhg),舒张压下降15mmhg(或10mmHg)伴或不伴有低灌注症状,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产生的原因
帕金森病的体位性低血压与几个因素相关:
a
与帕金森病本身相关
Lewy小体出现在下丘脑、迷走神经背核、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节自主神经丛等自主神经区域,可以造成包含体位性低血压在内的非运动症状,特别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这些症状会更突出。
b
与帕金森病用药相关
左旋多巴和受体激动剂均有降血压的作用。
c
与高血压病的进展及使用高血压的药物相关
d
与帕金病病药物与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相关
e
与长期减少蛋白进食有关
体位性低血压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是比较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a
加重病情
由于头晕,患者不愿站立,不愿意运动,不愿意融入生活,使生活质量下降;而且不参加活动,独处会加重帕金森病。
b
脑部供血不足
头晕经常伴发有其他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恶心、疲劳、视物模糊,严重时会导致晕厥,甚至摔倒等意外发生。
c
扰乱睡眠
头晕常发生在进食后,因此患者在饭后必须小睡,睡眠节律被打乱。
如何应对体位性低血压
帕友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a
定期测量血压
患者可以在服药前卧位测量血压,马上站立(3分钟内)再次测量血压。
然后在服药后30分钟到40分钟,药物起效时同样测量一下血压,早期发现体位性低血压。
b
减少降压因素
患者可以将降血压药物和抗帕金森病药物分开服用,对于每次使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或受体激动剂的患者,我们建议改为少量多餐。
对于已经置入脑起搏器(丘脑底核)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减少左旋多巴及受体激动剂剂量,增加刺激参数的方式缓解体位性低血压。
c
药物干预
必要时,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干预:如米多君、屈西多巴等药物。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万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影响病情。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在饮食方面,患者可以减少咖啡因、酒精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应增加饮水和盐分摄取,吃饭不要太饱。
在日常起居方面,患者可以使用高腰弹力袜和弹性腹带,缓慢改变体位,行动不要过于用力和着急。
徐欣
神经外科
医院(医院)
擅长
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等)和癫痫的神经外科诊治,特别是神经调控疗法的诊治。
介绍
徐欣,女,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神经科学硕士,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组主要成员,中国名医百强版DBS程控专业上榜专家。
主要从事帕金森病及癫痫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帕金森病的神经调控治疗研究;长期从事帕金森病的相关工作,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术前评估。专注研究帕金森病的电生理(单神经元和场电位)机制,率先在国内使用多通道微电极记录来研究帕金森病的单神经元的病理表现;深入研究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管理,并首先在国内提出使用帕金森病的生物标志物电生理来指导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程控,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主持一项十三五项目的子项目《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电生理机制研究》。参与三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
门诊时间
脑功能性疾病特需门诊:
周三下午
门诊地点: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八层室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脑起搏器程控门诊:
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7楼19诊室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常用抗帕药}金刚烷胺
美多芭
息宁
泰舒达
盐酸罗匹尼罗
咪多吡
森福罗
雷沙吉兰
珂丹
安坦
罗替高汀贴剂
??购药
{帕友故事}
库教授
唐老鸭
黄春燕
薛建全
西门
刘爱清
葛昭霞
雷姐
沈永宽
潘秀英
小邱
晚秋
榴莲
于成虎
韦斯特法尔
BenjaminStecher专注·专业·前沿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