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39.html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久蹲后站起,会有眼前发黑、两脚发软的现象,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摔倒。
有人说,久蹲起身后头晕、眼前发黑,就说明你贫血了,得赶紧补铁;还有人说这是低血糖了,吃糖就能好;还有人说可能是低血压或心脏出了问题……
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贫血低血糖,都有哪些特征?
头晕确实是贫血的主要表现之一,但并不是说所有蹲下后起身头晕的人都贫血,贫血往往还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
而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心慌、颤抖、饥饿等,会带给我们的眩晕是长时间的,直到我们进食才会缓解。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贫血和低血糖患者出现的眩晕情况与体位的突然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
久蹲后头晕,问题在血压
通常情况下,我们久蹲后起身太快而出现的头晕、眼前发黑等情况,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在医学上叫「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突然改变体位时血压降低、脑部处于短暂的缺血缺氧状态引起的,大部分人会在数秒内完全缓解。
由于人长时间蹲着或坐着的时候,血液循环受阻,上下流通并不通畅,蹲着的时间越长,血液流通越差,大量的血液聚积在上半身。
突然站起来,下肢血管受压的情况一下得到解除,全身血液迅速流向腰部、腿部。这样一来就造成上半身,特别是头部的缺血,致使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
大脑的位置最高,最容易出现供血供氧不足,使人感到头晕眼黑,体质衰弱者、老人、儿童都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发生率高达20%~50%。
眼前发黑+胸闷心慌:
若眼前发黑还伴随明显的胸痛、胸闷、憋气或心慌,应及时就诊,排查心脏疾病;
若本就患有心血管病的人,一旦出现眼前发黑或晕厥,提示可能随时引发心源性低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高危情况。
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
01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减少,心脏快速泵血以补偿血压下降的功能也逐渐减弱,因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变高。
02
药物影响
一些常用药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硝酸脂类制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剂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建议:确定是因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减少剂量或更换药品。
03
疾病因素
帕金森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干和脊髓损伤、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之一。
04
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力量减弱,站立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常有的事。
05
炎热环境
天气的炎热或刚洗完热水澡,容易使血管扩张、机体脱水,在体位变动时则更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建议:浴水不宜过热,浴时不宜过长;炎热天气外出时,避免大量出汗,并及时补充水分。
06
饱餐
当人们进餐之后,血液会集中于内脏,这时人体的循环血量会降低,如果突然起立或者发生其他体位剧变,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建议: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并且餐后适当休息再站立活动,这样不会让体位有过于剧烈的变化。
出现眼前发黑,立刻蹲下自救!
为避免突然晕倒造成颅内出血、窒息、骨折等严重损伤,眼前发黑时不妨立刻下蹲,保护自己。
01
增加脑部供血
下蹲时双腿肌肉挤压双下肢动静脉,动脉收缩导致供应下肢的血液减少,从而增加了向脑部供应的血液,迅速缓解短暂脑缺血症状;静脉收缩加速下肢的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脑部供血。
02
避免严重摔伤
及时下蹲导致重心降低,即便晕厥引起了意识丧失,也不至于造成过于严重的摔伤。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01
适当加强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以及长时间的站立、久蹲,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血液的循环与神经的调节功能,如:太极拳、散步等。
02
起立慢一点
平时蹲下起身时,最好保持较为缓慢的速度,让身体有时间做出反应,可先活动活动一下腿部,然后借助一些椅子桌子等扶着,慢慢站起来。
03
饮食习惯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每日清晨可饮些温开水,适当增加饮水量,适量饮茶。
平时可以适当吃些黄芪、当归、红枣等补脾益气的食物。
总而言之,偶尔出现一两次因体位的突然变化而产生晕厥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平时,经常伴随着脸色苍白、手脚无力等现象,就应该及时就医检查,对症下药,以免耽误治疗。
希望大家可以在头晕时可以自查一下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头晕,这样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