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老年高血压
老年指年龄≥65岁,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
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老年高血压积极治疗可明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2)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明确血压波动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3)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4)老年人味觉灵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偏咸,而肾脏对水盐的调节能力下降,摄入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降压药疗效降低,血压难以控制。
(5)常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更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多种疾病并存而用药种类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6)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以平稳、安全为重,从小剂量开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可放宽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逐步降至/90mmHg以下。降压速度要慢,用药前后要测量坐立位血压,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参考资料: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医生简介
张立成,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卒中学会会员,医院内五科副主任。从事一线内科临床工作30年,在高血压的诊断、鉴别诊断、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高脂血症的血脂调控,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的分型诊断、治疗策略的选择与二级预防等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一年来并努力致力于大众高血压知识的普及推广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深受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qw/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