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周俊阁
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最为明显,正常人站立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会略有下降,但收缩压下降不会超过10mmHg,舒张压下降2~3mmHg。
年Schneider和Truesdell提出体位性高血压(OHYPER)早期概念,直到年Streeten再次提出OHYPER概念。
OHYPER指卧位转为直立位后血压升高,是体位性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可能的病理机制。与靶器官损伤和随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且被认为是高血压前期的表现。
OHYPER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多数研究以直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升高≥20mmHg和(或)舒张压升高≥10mmHg为诊断标准。本研究根据立位-坐位收缩压之差是否至少升高或降低20mmHg,将其分类为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或体位性正常血压。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在社区居住的85岁及90岁老年居民中,OHYPER并不像之前研究所显示的那么常见,其患病率大约分别为4%、3%;同时也没有证据显示,OHYPER受试者的死亡率升高。
OHYPER在女性中更为常见,至少在85岁时,其具有某些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相关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在重力挑战下一般会升高,如高BMI、高频率报告经济困难、孤独和贫血。在90岁受试者中也观察到某些相似的结果(至少为女性优势和贫血)。
这项研究的长处包括直接的分析、纵向设计,规模相对较大以及探讨的是社区受试者分析的许多特征对老老年龄组很重要,如ADL依赖、体力活动、孤独及其他。
本研究的缺点可能是只测量了1分钟立位血压,而PARTAGE研究Veronsese等的试验测量了1分钟、3分钟立位血压。且在较少的OHYPER受试者(85岁年龄组41例,90例受试者中只有13例)中分析生存率。并且由于应用的方法学和用于评估研究终点的测量方法,可能存在误分类偏倚,而且混杂因素可能影响了结果。
如需阅读全文或本杂志的读者,点击上方的聚焦高血压或长按识别下方北京中科白瘕风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