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嘉宾及报告人介绍第五届全国天


会议简介

会议名称:

第五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小草坝)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

年10月21日至23日(21日报到)

会议地点

彝良县小草坝枫叶大酒店(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

本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办,中共彝良县委、彝良县人民政府、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易菇网共同承办。本次大会除主旨报告外,还将举行中国(小草坝)天麻产业高峰论坛,小草坝天麻烹饪美食品鉴会,天麻新产品、新技术、菌需物资及成果展览,以及前往中国天麻博物馆、天麻栽培基地、彝良山益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委会欢迎有关单位参与合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咨询-。

以下是部分嘉宾及报告人介绍。

顾问及名誉主席

周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昭通市天麻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从事植物种类和植物形态研究工作,我国著名的天麻专家、“中国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创始人”。自年到昭通小草坝开始研究天麻的人工繁育至今近50载,被群众尊称为“天麻之父”、“周天麻”。其著作有:《中国植物志唇形科原始类群65卷》、《食用植物天麻栽培探索》、《天麻的有性繁殖》、《天麻有性繁殖通报》、《天麻生活史》、《乌天麻仿野生栽培》、《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乌天麻仿野生栽培》等。由于在天麻有性繁殖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自年以来,先后荣获云南省科研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年度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年被中国菌物学会授予“中国天麻研究终生成就奖”。

任德全教授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教授,曾任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中药经济研究会会长、国家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9人委员之一。年10月,被聘为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现任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主席。

孙晓波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进步奖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专家,科技部审评专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评专家,国家基本药物审评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人事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奖、全国首届百名青年科技标兵、首都劳动奖章、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创新药物开发研究。先后主持及主要参加“”、“”、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20余项;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主编著作及参与编写著作10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40项;主持及参加的新药研制30余项。

何海龙秘书长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

研究生学历,年3月参军,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习。曾工作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财会部,年10月-年9月担任中国食用菌协会秘书长,现任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秘书长。

郭良栋理事长

中国菌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系,年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年于香港大学生态与分类学系获博士学位。

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生物多样性》、《菌物学报》副主编,《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应用生态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与植物密切相关的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系统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开展真菌DNA条形码研究,建立自然环境中菌根真菌与内生真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体系,真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与维持机制;壳斗科、桦木科、松科植物外生菌根真菌的群落结构;菌根真菌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菌根真菌与内生真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机制。

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耕地地力影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制与调控”、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菌物资源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菌根真菌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等18项项目参编著作3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NewPhytologist,MolecularEcology,FungalDiversity等重要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报告人介绍(按姓氏拼音排序)

包海鹰教授

吉林农业大学

报告题目:

长白山乌天麻种子的药理活性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药学学科带头人,中药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室主任。从事中药学与生药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尤其在菌物药的研究方面有优势和特色。主讲的《中药学》(双语)课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2部全国规划教材。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3部。多次被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获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3项。

郭顺星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

天麻胚胎发育观察和种子接菌萌发转录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菌物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药用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国家新药/国家保健食品/国家新食品原料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菌根生物学研究,利用菌根生物技术先后完成了天麻、猪苓、铁皮石斛、沉香、血竭等资源再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出版《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学》(上下卷)专著。发表天麻研究论文45篇。在天麻研究方面,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建国六十周年全国百名优秀发明家;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韩省华院长

浙江省华丹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

报告题目:

将天麻列为“药食同源”为契机,争取政策扶贫突破口

高级农艺师。现任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浙江省华丹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院长。任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和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黑木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承担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8个、市级15个,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拥有发明22项国家专利(发明6项)、出版专著10余本,参与专著编写与出版近20部、发表论文余篇。在国内行业中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

兰进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

天麻研究进展

北京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草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国家评审专家等。年被卫生部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与药用真菌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及栽培研究,特别在天麻、灵芝的栽培、育种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发表科研论文近80余篇,主编完成了《药用真菌培养实用技术》等9部论著。

李昆志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

1株昭通乌天麻共生蜜环菌的生理化特征及其分子鉴定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获日本京都大学作物学博士学位。-京都大学外国人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年4月至今昆明理工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5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日文著作1部。

李敏雄教授

韩国东国大学

报告题目:

Hypolipidemicandanti-obesityeffectsofchenma(Gastrodiaelata)rhizomeinratsfedhighfatandcholesteroldiet(大鼠喂养实验显示进食天麻具有降血脂和减肥作用)

李敏雄,博士,韩国东国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曾任国际真菌学亚洲副主席、韩国真菌学会会长、韩国植物病理协会会长,并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捷克孟德尔大学等开展科研教学工作,长期从事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研究,对天麻、猪苓有较多







































拉萨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