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卒中
术语
由于血管光整性丧失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改变
影像
最佳成像
1、DWI、MR灌注、MRA
2、若MRA阴性而DWI阳性,则行MRV检查
3、紧急情况下可做“有限”的MR(FLAIR、DWI、SWI)
影像学表现
1、CT
—岛—带征=岛叶皮质分界消失
—大脑中动脉(MCA)高密度征=MCA血栓处密度增高
—发现钙化栓子(提示心脏疾病)
——±CTA
2、MR
—DWI是鉴别缺血性损伤最敏感的成像序列
—灌注研究能鉴别缺血半暗带
—FLAIR可显示血管内信号
—动脉壁成像可鉴别血管病变
病理学
病因学:最常见,心脏疾病(25%-50%)
其他:镰状细胞病(危险增加-倍)、创伤
>33%的患者无潜在病因
临床问题
儿科患者中一种认识不足的疾病
A:可能被误诊为癫痫(发作后)、偏头痛
B:儿童卒中常有延迟表现
C:复发风险高(20%-40%)特别是存在钙化栓子时
急性脑缺血-梗死
术语
脑血流中断引起大脑缺血/梗死,并伴有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
影像
1、大动脉供血区域(区域性)梗死
通常是楔形改变;灰白质均可发生
2、栓塞性脑梗死
病灶通常局限/小,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3、CT平扫
血管高密度征=血栓(大脑中动脉致密征)
最初3h内灰白质界限模糊(50%-70%)——岛带征:灰白质界限消失
——基底节消失征
钙化斑块——不容忽视(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
4、CTA:诊断大动脉闭塞最有优势
5、CT灌注:CBF/CBV“不匹配”提示半暗带
6、MR
A:FLAIR序列上脑实质±动脉内高信号
B:DWI上信号增高,ADC图上相应部位信号降低
C:MR灌注图上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下降
主要鉴别诊断
1、正常血管(正常情况下,大脑中动脉信号会轻度高于脑实质)
2、非血管原因引起的脑实质低信号(肿瘤、脑炎等)
病理学
1、严重缺血核心:CBF<(6-8cm3)/(g/min)
2、外周半暗带:CBF介于(10-20cm3)/(g/min)
临床问题
1、是引起全球死亡的第二位常见因素
2、治疗方案(Rx):静脉溶栓(发病3h)、取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