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肝胆科医生提醒6个症状一出现,小心肝脏发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每天进行着各种物质的“加工与分解”,承担着犹如“化工厂”的角色,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和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它也是最易污染的器官。

肝脏也被称为“哑巴器官”,但当肝脏出现一些症状时,身体出现一些症状会比较“迟钝”!

肝胆科医生提醒:6个症状一出现,小心肝脏发出了“求救信号”!

症状一,两鬓白发尤其多

两鬓对应的脏腑反射区是肝胆。

当肝胆火偏盛的人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常伴有口干、口苦、舌燥、眼睛酸涩等,这些症状也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之一。

症状二,出血、化脓

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等症状,主要是因肝脏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出现障碍而引起的;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也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引起化脓感染。

症状三,“三黄”症状

“三黄”指尿黄、皮肤黄、眼睛黄,也是黄疸的主要症状。

当肝脏受损,会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偏高,而胆红素呈淡黄色,就会出现黄疸。

症状四,莫名的消瘦

肝脏受损之后,意味着它无法积累糖原/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暂时的能量,会迫使身体在两餐之间利用其肌肉组织提供能量,这会导致虚弱和肌肉萎缩,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症状五,皮肤瘙痒

无缘无故的皮肤出现瘙痒的情况,且没有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废物的积累,而病变的肝脏不能起到清除血液中废物的功能,这也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之一。

症状六,脸色发黑

三分之一的肝硬化患者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导致。

出现以上症状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初步检查肝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肝功能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汁酸等。肝功能是肝脏检查最基本的项目,能知道肝脏是否健康。

2、乙肝“两对半”

又称“乙肝五项”,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通过检查此项目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情况,来检测是否感染乙肝、是否感染过乙肝。

3、肝脏B超

肝脏B超时对肝脏进行的超声影像判断。

正常肝脏的外形近似楔形,右侧大、左侧小,超声图像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实质呈稍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管及其以及分支均能显示。

肝病重在预防,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少喝酒、饮料,多喝水,最好是茶水

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酒精在体内90%以上都通过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及它所造成的肝细胞代谢紊乱,导致酒精性肝病发生。

现代饮料中基本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高糖成分,经常喝饮料也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还会导致身体发胖。

多喝水,最好是茶水,有助于身体内毒素排出。比如一些养肝护肝茶,绿茶、蒲公英根茶等。

第二,一天半斤青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青入肝”,补充青菜,能提供身体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提高肝脏功能,建议每天吃青菜半斤(即g),实际上青菜并不多,多吃青菜少吃肉还能有效控制体重,同样重量的青菜和肉,青菜比较占胃,而肉类反而还会增加胃部负担、增加肝脏代谢更多蛋白质。

同时补充硒元素更有助于保护肝脏,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如:汞、铅、苯、砷等)和一些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第三,坚持推肝经

位置:

肝经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推拿方法:

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

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就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让睡眠质量更佳!

冬虫夏草:既可保肝又可护肝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肺益肾、固本培元、抗炎抗癌、延年益寿等功效。早在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从古至今,我国的医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冬虫夏草各种功效的研究和证实。

年《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全文医院张佳伟、黄建钊、赵鹏伟和刘江伟联合撰写的冬虫夏草的研究论文。这项实验研究是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实验显示,冬虫夏草既可保肝又可护肝。

冬虫夏草:增强肝脏功能保肝护肝有奇效

论文指出,冬虫夏草对于保肝护肝有着特殊的功效。实验证明冬虫夏草对肝组织中过氧化物脂质的生成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维持细胞膜功能,降低肝细胞损伤,并对肝脏的微循环及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的保护也是有效的。

除此之外,在以往的一系列研究当中也发现,冬虫夏草可以增强肝细胞的吞噬功能,抗纤维化、增强解毒作用,减轻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这些研究都充分证明了冬虫夏草能够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灵芝对肝病的作用

  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说来,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延性肝炎更好。

  1、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是防治肝炎的重要机制。

  乙肝患者普遍存在: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中T4细胞缺失,即免疫功能部分缺损,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感染乙肝病毒。所有的病毒性肝炎,都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而灵芝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性,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帮助预防并辅助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

  临床试验表明,肝炎患者加服灵芝,能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能抑制转氨酶升高。

  2、灵芝能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使肝细胞新生,恢复肝功能。

  食物中过量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以及酒精、化学药物、病毒都会损伤肝细胞,使肝脏功能减弱,代谢异常,造成肝损伤,形成脂肪肝、酒精肝及病毒性肝炎等肝病。灵芝多糖、核苷类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使肝细胞新生,恢复肝脏功能。

  3、灵芝能提高SOD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

  阳光辐射、空气污染、吸烟、酗酒、农药、药物、生气、熬夜等都会使体内产生氧自由基,其诱发的氧化物可产生几十种毒性分子,加重肝细胞损伤。灵芝能提高体内SOD酶的活性,消除氧自由基,阻断其对肝细胞的损伤。

  4、灵芝能提高肝细胞膜的封闭度,预防病毒入侵,保护肝细胞不受损伤。

  此外,灵芝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肝昏迷药、治疗肝癌硬变和脂肪肝、肝炎等的常用药物。适量补充氨基酸对肝病很有益。

  灵芝,对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病及肝癌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预防作用显著。

灵芝保肝作用的疗效特点

  灵芝虽无直接抗病毒肝炎的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保健。

  20世纪7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7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52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