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针灸特需任雪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的先兆,中医称之为中风先兆,就是很容易引起完全性卒中意思。该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大脑供血系统暂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组织暂时性、局灶性缺血、缺氧的疾病,TIA常突然发病且相应症状与体征持续时间短,可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近年来,TIA新的科学定义为:因局灶性脑缺血发作或视网膜功能缺失引发的短暂发作性神经性疾病,有资料提示即使恢复后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功能损伤。
目前这类疾病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在TIA发生后90天内有复发性中风的高风险。有研究资料表明90天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
1.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2.言语障碍
3.肢体无力
4.体重指数超过25kg/㎡
5.心功能不全
6.既往颅内血管事件病史
7.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缺血性卒中
8.颈动脉超声斑块以上8个因素
临床上表现有:
1.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视力障碍等,亦可出现同向性偏盲及昏厥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等。还有特殊类型的,是以“有短暂性神经体征型脑梗死”描述那些临床上符合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但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显示有脑梗死的病例。
TIA作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可发展至脑梗死、脑卒中及脑白质病变,一旦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医、完善急诊评估、危险分层,医生会筛选出高危患者并进行及时准确治疗,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脑血管事件。
我们了解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中医讲的中风先兆)表现和危险因素,就应重视起来该病的预防。
有研究报道TIA发病的许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可通过实施二级预防进行干预。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的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进展,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或延缓致残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给予二级预防药物,可降低80%的脑卒中患者5年内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
一些TIA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狭窄及吸烟、酗酒、肥胖、饮食不当等,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的。要注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下面列举几个项高发病的预防:
高血压是TIA最重要的、可治疗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控高血压能降低TIA的发生率,并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
糖尿病可通过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来影响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因此需强化血糖控制来减少TIA患者卒中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研究认为,对于TIA患者无论何种形式的高血糖,均需给予胰岛素治疗来达到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同时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TIA患者出现血脂异常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进行强化降脂治疗,以减少卒中或心血管事件风险。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二级预防的效果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改善疾病最终结局意义重大。即要增强患者及家属对二级预防用药的重视,需要患者密切配合,规律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资料显示:有人监督服药有利于患者规律服药(尤其对于记忆力差的患者),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疾病最终结局。
部分内容参考引自:
[1]李海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5).:-.
[2]何苑英,冯文志,莫雪梅,岑坚兴,陈汉文,陈秀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发早期脑卒中的风险预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38(6).35-37.
[3]杜海江,李晓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18(1).-,.
[4]李春,黄波,韦朝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36(2).-.
参考文献:
[1]LINY,WANGA,LIJ,etal.ImpactofGlycemicControlonEfficacyofClopidogrelinTransientIschemicAttackorMinorStrokePatientsWithCYP2C19GeneticVariants[J].Stroke,,48(4):.
[2]姬少珍,张允岭,张志辰,等.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不伴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38(1):63.
参考文献:
[3]LAWRENCEM,PRINGLEJ,KERRS,etal.Strokesurvivors'andfamilymembers'perspectivesofmultimodallifestyleinterventionsforsecondarypreventionofstrokeandtransientischemicattack:aqualitativereviewandmeta-aggregation〔J〕.DisabilRehabil,,38(1):11.
[4]陈红兵,洪华,刘刚,等.青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12(9):-.
[5]WangY,XuJ,ZhaoX,etal.Associationofhypertensionwithstrokerecurrencedependsonischemicstrokesubtype[J].Stroke,,44(5):-.
[6]王识.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高血糖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2(1):24-25.
[7]戴颖仪,梁肖玉,胡欢,等.缺血性卒中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38(3):-.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