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眩晕和晕厥的原因有很多,你认为最可能是哪个?
眩晕
眩晕(Vertigo)是一种运动性和位置性的幻觉,另外眩晕只是一个症状,而非诊断。前庭系统眩晕由迷路、前庭神经、位于脑干的中枢前庭结构的破坏或功能不良导致的前庭系统的非对称性引起。
引起周围性眩晕的原因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耳带状疱疹、外淋巴瘘、半规管裂综合征、听神经瘤、中耳炎等。阵发性、周期性或者严重的眩晕发作而间歇期又恢复正常者多为周围性病因。
引起中枢性眩晕的疾病包括偏头痛性眩晕、脑干缺血(后循环缺血、Wallenbergssyndrome、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小脑梗死和出血、Chiari畸形、多发性硬化、阵发性共济失调、脑桥、桥小脑角肿瘤等;持续性眩晕或者平衡障碍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时往往是中枢性病变。
混合性眩晕包括氨基甙类药物中毒和其它药物的影响等。
晕厥
晕厥(Syncope)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T-LOC),以速发、短暂持续和自发性完全恢复为特点,可分为三类:
1.反射性晕厥:包括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体位反射性晕厥、颈动脉窦晕厥以及非典型形式的晕厥(没有典型的触发因素或表现形式不典型);
2.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包括原发性自动调节失败、继发性自动调节失败、药物诱发的体位性低血压和容量缺失;
3.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诱发和结构性心脏病诱发等。
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反射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心源性晕厥约占8%~39%,但预后最不好的是心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期间,心率在次/min以上,提示异位心律,心率40次/min以下,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LMS)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是一组因小脑后下动脉(PI-CA)或椎动脉(VA)闭塞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尚有动脉瘤、结缔组织疾病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经典5大症状:
1.眩晕、恶心、呕吐伴眼震(前庭神经核受损);
2.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病侧软腭麻痹以及该侧咽反射减弱(疑核受损);
3.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髓丘脑束受损);
4.同侧Horner征(交感神经通路受损);
5.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下脚、脊髓小脑后束受损)。
另外,文献报道LMS有认知功能障碍及复视等罕见症状。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治疗包括综合治疗和特殊治疗,特殊治疗包括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预后决定于脑干梗塞的位置和范围。
阿-斯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syndrome)即心源性晕厥、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由于严重心动过缓,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某部位梗阻而使心排血量显著减少,引发急性脑缺血、缺氧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缓慢型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各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广义上说,阿-斯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的心排出量突然锐减而引起的急性脑缺血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症状轻者仅头晕、短暂眼前黑蒙,重者有晕厥发作或抽搐,主要取决于脑缺血时间和程度。晕厥发作时间通常30s,是心源性晕厥的特征,患者还可以出现大小便失禁、心音及脉搏消失,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
阿-斯综合征的诊断依靠典型的病史和诱发试验,连续心电监护或Holter记录可了解心律失常的情况及与晕厥的关系。脑电图检查可鉴别晕厥和癫痫,即使是在发作间期,约40%-80%癫痫病人脑电图显示异常,而晕厥病人的脑电图检查则总是正常的。
为了便于眩晕和晕厥相关病人诊治,以下列出了头晕和晕厥的诊断流程图。
图1头晕诊断流程图(头晕诊断流程建议专家组)
图2一过性意识丧失(T-LOC)和晕厥的诊断流程图《晕厥诊断和治疗指南》
转自:医脉通神经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