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来源:转自神经汇

概述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有特殊之处,其诊断、评估和治疗也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应该重视群体特征并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年2月28日,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发布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这是继年《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之后,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的指南,针对老年人血压测量、降压目标、特定人群的治疗、血压波动、多重用药、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

年龄≥65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日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除年龄≥65岁之外,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与一般成年人相同。

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85mmHg(目前尚不把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作为诊断老年高血压的独立依据)。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增大。

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称为异常血压波动。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当收缩压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血压水平;

(2)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3)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疗的因素,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4)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对于老年高血压,还应评估衰弱和认知功能。指南建议,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I,B)。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降压治疗的目的:延缓高血压所致心血管疾病进程,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压达标。在启动降压治疗后,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合干预危险因素:在追求降压达标的同时,针对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或肥胖、血糖代谢异常或尿酸升高等)干预处理,并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62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