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脑梗加速器找到了,饭后3件事,坚持1个月


-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45岁以后,身体的器官功能也在不断的衰老,再加上平时不良习惯对血管的摧残,更易患上脑梗。

脑梗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闭塞或者堵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严重,诱发的脑细胞死亡。

因其有着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了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4高杀手”之一。

提醒:饭后常做3件事,坚持1月,胜吃“一把”溶栓药

1、散步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99”。

人在刚吃过饭以后,血糖的含量会持续升高。所以,饭后适当的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部分能量,有助于糖类的代谢,从而维持血糖正常,降低脑梗的病发率。

2、按摩脚底

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它含有大量的穴位。饭后按摩脚底,能够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把脚弯曲用大拇指按摩穴位,刺激脚部的反射区会加快新陈代谢,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重新充满活力。

3、揉揉脖子

吃完饭后,身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血液循环会加快。

双手搓热,按摩脖子两侧,可以缓解脖子处血管硬化的情况,增加大脑的供血量。

建议:每次按摩30次左右,速度可以稍快。

若出现4个症状,小心是脑梗上身,及早就医

1、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当患者发生脑梗死时往往会出现眼睛视物模糊,主要是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眼动脉受累时,可以有单眼一过性失明,偶尔成为永久性视力丧失。

2、偏侧麻瘫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来说,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调查研究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3-5年,约有半数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3、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

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到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4、一过性黑蒙

突然出现眼前一黑,看不见东西,数秒后或数分钟后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现象。

研究数据显示,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有11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少吃3种食物,减少脑梗发作风险

1、咸菜

咸菜因其食用起来比较方便,因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但是这些食物中的含盐量比较多,经常食用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液正常的循环诱发脑梗的病发。

2、蛋黄

蛋黄属于高胆固醇食物,高血脂患者是万万不能碰的。

摄入过量的胆固醇,会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过多,过多的胆固醇吸附在血管降壁上会降低血管弹性,同时还会阻碍血液循环,脑梗病发的疾病率会大大增加。

3、高糖饮食

甜品可以称之为"甜蜜的毒药"。

过量的摄入会刺激大脑神经,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血压会随之升高。高血压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之一。

预防脑梗,注意做好3件事

1、补充营养元素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重要因素。体内有机物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碎屑,对血管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损伤,就更容易沉积胆固醇,就好比坑洼的路面容易积水一样。抗氧化剂,说白了就是具有抑制体内氧化过程的物质。

抗氧化剂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油脂类(橄榄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绿叶蔬菜、西红柿、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除了吃以外,还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绿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持血管弹性。

2、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梗的两个主要因素。

吸烟让人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感,戒掉虽然很难,但是不戒,对身体损伤很大。

吸烟会对血管造成很大的损伤,会降低血管内携氧量,加速血管内组织老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促使血栓形成,从而诱发血管疾病。

喝酒看似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对"三高"患者来说,尽量戒掉!

酒精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输出量增加,也会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3、不要“拖”

患脑梗塞以后,医院治疗,而不是因为有些人觉得症状比较轻,自己吃点药就可以好了。

在治疗脑梗塞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时间就是大脑,治疗得越及时,病人的恢复就越好。

到医院去就诊以后,医生可以帮助病人发现一些引起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控制,比如病人可能存在隐性的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以前不知道,医院的一些检查和治疗都可以了解,对于以后的预防是非常有帮助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74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