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磁共振零回波成像应用进展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零回波时间(zeroechotime,ZTE)成像是超短回波(ultra-shortechotime,UTE)技术的扩展,是一种三维径向K空间填充、各向同性采集技术,用梯度的缓慢攀升来代替其两极切换,结合径向K空间填充,能有效提高组织信号的采集效率,也可对具有超短横向弛豫时间的组织进行成像。ZTE技术先于射频激励前将投影梯度打开,考虑到射频脉冲、硬件收发切换以及数字滤波等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在射频脉冲结束后经历一段几微秒的死区时间后可进行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的采集[1](图1),因此实际回波时间(echotime,TE)不会完全为零,但也远小于常规成像序列,TE值近似为零。从磁共振图像对比度产生原理可知,TE和图像的T2权重息息相关,当其接近零时,各组织的T2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消除了T2权重,因此ZTE获取的图像初始对比度以T1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为主[2]。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抑制长T2组织的序列模块[3],可以实现对超短T2组织诸如韧带、软骨、皮质骨、肺部等的可视化,随着硬件系统和成像算法的提升,ZTE技术将会在临床上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笔者查阅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资料,针对该技术在各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作以下综述。

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ZTE技术独特的成像原理及各向同性采集的信号特性使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脑血管三维成像。齐欣等[4]对拟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进行了零回波时间血管成像(zeroechotimeMRA,ZTE-MRA)和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imeofflightMRA,TOF-MRA)成像,经过主观评分和信噪比、狭窄程度的定量评价,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相当,但前者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对3~4级狭窄的血管诊断准确度更高,与Zhang等[5]的研究结论一致。因ZTE技术中信号采集紧跟射频激励之后,采集效率提高,成像容积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对其信号的影响程度小于常规TOF-MRA成像,结合ZTE技术的血管成像可以取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尤其是在血管迂曲处[6]。最新MRA成像技术是将ZTE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spinlabeling,ASL)技术相结合[7],验证了HASL(Hybrid-ASL)-ZTE-MRA在颅内动脉疾病检测中的可行性,与CASL(Continuous-ASL)-ZTE-MR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HASL-ZTE-MRA的图像质量评分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血流信号均匀性更高、伪影更少,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8]也发现ZTE对支架植入段的血流显示效果较好、伪影相对时间飞跃法小。

尚松安等[9]对比研究了ZTE-MRA、TOF-MR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91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