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
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而老年人的高血压
又会体现出一些特殊的症状
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本次为大家带来
老年人高血压系列专题
专门讲讲那些让大家拿不准的问题~
如何判断有没有高血压?
全世界的高血压标准都是一样的,即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大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是一个特定的诊断名词,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压,称为老年高血压病人。
一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为~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为90~毫米汞柱。
二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为~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为~毫米汞柱。
三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毫米汞柱,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
还有一种高血压是老年人特有的,即非常常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很高,可是舒张压不高(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这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
老年人高血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血压收缩压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因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高跟脑卒中、跟冠心病死亡直接相关,如果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必须治疗。
体位性血压变异
如直立性低血压、卧位高血压。如果从卧位转为立位三分钟内的收缩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血压变异在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0%,75岁以上人群可达30%。
如果有猛地起来,会眼前一黑或头晕的情况,要牢记“3个30秒”:
从睡醒到坐起来30秒别动;
从坐起来到站到地上30秒别动;
站在原地30秒再开始活动。
餐后低血压
有很多老人,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人,吃完饭尤其是早餐以后,会头晕、眼花,有心脏病的人甚至会心绞痛发作。
吃完饭后两个小时内,给患者量一次血压,如果收缩压两小时内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或虽然两个小时内收缩压下降不到20毫米汞柱,可是出现头晕、恶心、心绞痛的症状,就可以确诊为餐后低血压。
如果有餐后低血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
1.饭前喝杯水。
2.每顿饭的糖分摄入量少一点,多摄入一些蛋白质或脂肪。
3.少量多餐,两餐之间可以加一块饼干,或是加个小苹果。
4.吃完饭后坐一会儿,甚至躺一会儿。
5.避免用餐时饮酒。
6.不能吃饭前才吃降压药。
多病共存
老人一般不是单纯的高血压,同时还会有糖尿病、血脂紊乱,和其他病症。
难治性高血压多发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服用了很多降压药,但血压降不下来,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
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多少?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保持在/90毫米汞柱,如果有心脏病、脑血管病或肾脏病,最好保持在/90毫米汞柱。
高龄老人(80岁以上)患高血压,血压最好不要低于/60毫米汞柱。
下一期还有超多“干货”等着大家
不要错过哦~
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延庆区疾控中心健康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rk/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