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院内科一病区(神经?呼吸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脑梗塞、眩晕等心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治。
执业经历:姜勇,男,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曾在北医院进修。擅长冠心病、脑梗塞、眩晕等心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山东省脑血管病协会血流重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出诊时间:每周三全天门诊
-
。
是的
健康科普(请滑动您的手指阅读全文)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今天就听姜勇主任跟您聊聊脑中风的那些事儿吧!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脑中风”。由于病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发病突然、难以预料,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西医则把它称为“脑血管病”。
2、卒中有哪些主要表现
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②口眼歪斜、言语不流利;
③单个或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无力(半身不遂);
3、脑卒中分几类?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和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血管堵塞,血流不足或中断,使血管支配的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出血性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称为脑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叫小卒中、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多由于血凝块短时间的阻塞脑动脉所致。它的症状与脑梗死相似,只是仅持续数分钟,不超过1小时。
(2)脑梗死(又称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多由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脑血管堵塞而发病。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表面出血)。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大脑表面。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4、为什么说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脑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
在中国,脑卒中为第一位死亡原因,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
本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尽管近年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卒中的发生。
5、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不可干预因素:年龄、遗传等。可干预因素:①高血压;②心脏病;③糖尿病;④血脂异常;⑤肥胖;⑥吸烟;⑦酗酒;⑧饮食因素:高盐、体力活动过少等。
从以上危险因素可以看出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中最基本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嗜好、运动。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一问题最主要、最基础的原因。我国居民生活上存有许多误区,如膳食、运动、嗜好等方面。这也是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所共同具有的危险因素。
6、有人认为:现在脑血管病多,糖尿病多是因为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造成的,对吗?
客观上说有关系,但为什么发达国家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下降而我国在逐年上升呢?是我们比他们更富裕或吃的更好吗?显然不是。主要的是人们对于哪些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危害,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了解所致。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又统称为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病。它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健康影响重大,同时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习以为常,许多人并不觉得自己生活行为方式有什么不正确或对健康的影响有多重要。所以,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隐形杀手”,造成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
7、有人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好多年了,没有注意饮食或吃药,没有什么难受的症状,也应该加以控制吗?
是的。其实,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早期没有什么不适。但从有了动脉硬化,无症状到有症状,如冠心病或中风,只需要几分钟。很多病人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所以发病率、死亡率很高。
因此,对以上危险因素的控制和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8、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
主要两方面:
第一: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
它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第二:控制已有疾病
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就积极防治糖尿病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限盐勺3平勺,限油壶半两。少吃肥肉等。
(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
(3)克服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应防止体位改变、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
(7)每天饮水要充足
(8)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
(9)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总之,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病率定会下降。
9、预防脑卒中从什么时间开始?
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生,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有关。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极为有益。
10、小卒中也需要紧急治疗吗?
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一切恢复正常了,极易被患者忽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的脑卒中的来临,被称为脑卒中的“超级警报”,应当立即就诊,不能延误。
11、为什么说肢麻木要警惕脑卒中?
在临床上常遇到有些中老年人,偶尔或持续出现半身麻木,有时还伴有口唇发麻、舌麻、面麻等,也未介意。自以为上了点年岁,这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直到麻木加重,甚至出现该侧肢体无力或瘫痪时,医院检查治疗,追悔莫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大脑的一侧半球,支配着对侧的面部、肢体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如果该侧出现脑供血不足时,影响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便会产生对侧肢体麻木,或有蚁行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一般来说,中年以上的人,多已经开始出现脑动脉硬化,而且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发生脑梗塞,如果梗塞灶较小,只损害了管理感觉功能的神经组织,则只能造成对侧躯体某一部位麻木或半身麻木。而有的只是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所以,只引起阵发性麻木,若缺血性脑组织进一步扩展,动脉闭塞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对侧面部、躯体的麻木可由局部扩展到半身,由短暂性麻木演变为持续性。病损区域扩大并损害了管理运动中枢的脑组织时,便可产生对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或同时出现面部麻木、舌麻、口唇发麻等到感觉异常时,则预示脑卒中的先兆,不可掉以轻心,医院诊治,以避免脑组织病变的进一步恶化。
12、怎样判断可能得了急性脑卒中呢?简单说有4条:
①面部不对称:嘱患者微笑,是否一侧脸部低垂?(点击↓↓查看图片)
②手臂乏力:嘱患者向两侧伸直手臂,是否一侧稍有下垂?(点击↓↓查看图片)
③言语障碍:嘱患者重复一句简短的话,患者能否重复,或言语奇怪,或含糊不清?(点击↓↓查看图片)
④尽快就诊:当出现卒中征象,尽快拨打急救。(点击↓↓查看图片)
也可以按照头、眼、口、手、脚的顺序观察是否发生了卒中:
(1)症状突然发生;
(2)严重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或抽搐;
(3)性格、行为、智能突然一反常态,如嗜睡,沉默寡言,遗忘,计算困难等。
(4)视力丧失或模糊。
(5)双眼向一侧凝视,视物旋转,眩晕。
(6)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7)一侧或单个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走路不稳。
13、出现脑卒中症状后应该怎么办?
(1)保持安静,卧床休息,通知周围人或家人。可让了解病情的家属陪同入院以便给医生提供详细病史。
(2)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诊治。因为脑细胞坏死是不能再生的,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后3小时内,不能等待自我转好,以免失去了最佳期治疗时间。搬动最好用担架。
(3)让病人侧卧,以防止呕吐时误吸、窒息。可测量并记录血压。不要给患者服用一些不能确定的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因为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问题造成呛咳、误吸,增加治疗的麻烦。
14、是否每年春秋定期输两次液会预防脑卒中?
很多老年人认为每年定期输液能够疏通血管,这样就能预防脑卒中。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是否有效。如果没有相关脑卒中症状,单靠短期输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脑卒中发病突然,不可预料,但可以预防。
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基础。
文/姜勇
编排整理/高秀芬林森
审稿/王昕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的外用药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rk/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