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晕厥的临床识别与处理


作者:林荣彬

编辑:初夏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患者在候诊、处置、检查、注射、护理等过程中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昏倒在地,意识丧失,呼叫不应,但生理反射存在。在卧床休息片刻后,意识很快恢复,一切如常。此乃患者发生了晕厥,医务人员掌握晕厥的识别和处理实属必要。

晕厥的原因不一

晕厥是一过性的脑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短时间意识丧失。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悲哀、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

患者在晕厥前常伴有头昏、眼花、心慌、恶心、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等植物神经紊乱现象,严重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可能导致摔伤。其特征:有诱因刺激,发作前有先兆征象,发作突然,意识丧失时间短,最长不超过1~2分钟,不能维持正常姿势或倒地,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卧位很少发生,发作后无后遗症。因此发生的晕厥被称为反射性晕厥或功能性晕厥,最为常见。体位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也属此类。

晕厥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值得注意的是晕厥不是昏迷也不是休克,不可与昏迷和休克相混淆。同时还要与癫痫、癔病相鉴别。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则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对各种刺激没有反应,意识完全丧失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迅速恢复,出现病理反射,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脏器功能障碍、衰竭的临床综合症。休克早期意识清楚或仅表现精神迟钝,有明显且持久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癫痫大发作常无先兆,意识丧失持续几分钟,伴强直—阵挛性抽搐,可有咬舌,尿失禁,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病理征阳性,血压不变或升高。发作后有头疼、乏力、嗜睡等。

癔病发作常发生在有明显精神刺激的青年女性,几乎均在人群面前发作。一般昏倒缓慢进行,不造成自伤,发作时意识清楚,双目紧闭,四肢挣扎,屏气或过度换气,脉搏、血压、肤色正常,无病理反射。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发作后情绪不稳定。

晕厥的处理

遇到晕厥患者,首先应扼要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晕厥患者可以出现脉搏细数,面色苍白,但很少出现血压降低,即使发生血压变动也不会很明显。

患者一旦发生了晕厥或述说突感头昏、眼花、心慌、恶心等征兆时,应立即让患者躺下,平卧,去枕,呈头低脚高位。同时松解衣领、腰带等束缚躯体物,以利呼吸,注意保温和保持环境安静。

比较方便的处理方法是按压或针刺人中穴、内关穴,也可按压眶上神经,予以疼痛刺激,患者苏醒后,可给予热茶、糖水、咖啡等,同时要安慰患者,使之心态平和。

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些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器质性的,甚至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所致。任何心脏疾患引起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暂停导致脑缺血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病情严重,有的可在晕厥发作时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对晕厥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晕厥时间超过5分钟,或清醒一段时间后又不省人事,处于昏迷状态,均表示病情严重,应立即查找原因,明确诊断后进一步处理。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48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