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治疗咳嗽的关键是化痰听听专家怎么说


现在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门诊满是咳嗽、发热的孩子。孩子不住声的咳嗽让家长揪心,怎样是止咳最好的治疗方式呢?

龚葛亮

擅长婴幼儿营养评估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儿童早期教育、儿童心理行为、语言发育指导及儿童常见病的预防。

专家介绍

◎京儿医生集团成员、医院研究员、EGD儿童健康管理师、京儿教育生物学专家、育婴指导师、国家营养师◎擅长婴幼儿营养评估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儿童早期教育、儿童心理行为、语言发育指导及儿童常见病的预防。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一般呼吸道感染(上感、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在咳嗽初期常常是干咳,干咳时如咳嗽严重,影响孩子白天的活动吃饭及夜间的睡眠,可让孩子服用镇咳剂,这样孩子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利于疾病的恢复。

病程3-4天后会觉得孩子痰量增多,小婴儿痰多会听到嗓子眼里“呼呼”的声音,大孩子痰多会表现为咳嗽厚重。

此时,不应再使用镇咳剂,化痰、排痰是治疗咳嗽的关键。

湿化痰液

可用加湿器湿化环境、雾化器雾化湿化气道效果最显著、口服化痰剂将痰液稀释碎片化,主要的目的就是将痰液稀释,因为干硬的痰粘在气管壁上是不容易咳出的。

拍背排痰

为什么要拍背?小孩子的咳嗽能力比较差,痰液不易被咳出,需要我们给予一些外界的力量帮助他。

拍背可以通过物理震动把气管壁上的痰液震落下来,气管壁上的纤毛会将脱落的痰液向上刷至上一层气管,最后痰液跑到咽喉部,刺激机体产生咳嗽将痰咳出。

学习怎样拍背

1时间: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

平时拍背应在孩子吃奶、进食前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影响营养吸收。

2姿势:拍背时应将小儿直立抱起。

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

3力度:拍背力量应均匀,力度适中,以发出“啪、啪”的响声为度,否则没效果。但对体质虚弱的小儿应区别对待。

正确的拍背姿势

一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

二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

三拍背的顺序:在宝宝的后背(左右肺部的位置),分左右两边(要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分别由下到上,由侧边都中间有次序地拍打,把痰液集中拍到消化道。

四:注意事项: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都拍到。每次拍痰时两边肺脏应各拍一百下。一天应拍三到五次左右。同时,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的那一侧。

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小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

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即便在宝宝健康时也可给宝宝拍背,小宝宝很欢迎这种良性刺激,只是这时不用像拍痰时那样使劲就行了。

拍过之后,痰由呼吸道到了消化道,肺脏内的异物和过多的液体被清除了,有利于呼吸系统炎症的消除。

而消化道内有许多消化酶,可以消化清除这些异物和过多的液体,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就随之消失了。

失败原因

拍背的方法说难不难,但真能做得好的家长不多,失败原因:

怕孩子疼,给孩子拍坏了

孩子哭闹不配合

手法、体位不对,孩子乱动无法完成

究其根本其实还是家长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就记住:这是一种药,必须用的!

当把痰都咳出来了,咳嗽也就好了。

当然除普通呼吸道感染外咳嗽还有其他原因,如咳嗽持续时间长、伴有严重的发烧,单纯止咳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治疗,家长要带孩子就医,请医生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57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