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委省政府表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部主任廖明亮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被授予“贵州省劳动先进工作者”称号。为弘扬他的精神品格,激励师生热爱职教、关爱学生,投身地方建设,做新时代教师楷模,年12月29日,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隆重举办学习会,隆重表彰廖明亮同志,倡议全体老师向廖明亮学习。
吴晓延为廖明亮颁发奖章及证书
学习会上,副校长杨洪权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年度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的文件。周杏华老师宣讲了廖明亮老师的先进事迹。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吴晓延为廖明亮颁发了奖章及获奖证书。廖明亮老师发表了感言。
最后,吴晓延对廖明亮老师表示祝贺,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号召全体教师学先进、赶先进,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共同营造职校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全面完成职校跨越发展添砖加瓦!
学习会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激发了老师们学习先进的热情,也为身为职教人感到骄傲!
(撰稿:刘义秋)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廖明亮先进事迹
廖明亮,男,现年49岁,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任遵义市播州区中等职业学校农技部主任和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参加工作28年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一线默默耕耘,入选遵义市首批职业教育专家库专家、贵州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贵州省优秀教师”“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名师”“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廖明亮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遵义市人才精英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优秀致公党员”“播州改革先锋”“播州科技创新优秀个人”……一个个荣誉的取得,是廖明亮28年的用心坚守和辛勤付出。
廖明亮为食用菌、天麻的科学种植,踏遍播州的山山水水、沟沟岭岭,乡亲们习惯地称他为“菌”专家;在这片热土上,他围绕播州做大做强食用菌、天麻两个特色产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播州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从“心”开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以德为本,育人品当先,廖明亮带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教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结合”的课程体系;他以情感人、以诚换心,带出了一支高素质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成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级名师.....。
以身立教,用心培育学生,他担任现代农艺专业“精准扶贫专班”班主任,学生在学习习惯、兴趣、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等方面均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班上学生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居多,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同学、老师、家庭、社会的爱)从而去爱别人;他教会学生用知识和智慧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积极向上、充满阳光;他教会学生职业技能和用勤劳的双手劳动致富;他为了支持和鼓励精准扶贫学生创业,他出资金和技术鼓励学生创业,生产经营风险由他自己承担,效益归贫困学生所有。如:廖明亮出资帮助杨明玖(届毕业生)组织在校级精准扶贫学生(赵桐、贺先圆、甘天云、雷应洪等)在校园内建精准扶贫食用菌种植基地20亩,既解决了精准扶贫学生的生活问题,又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他用心培育学生,用爱温暖学生,用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帮助和指导,甘当学生成长的铺路石和持灯人,他用智慧和爱铸就师魂,用人格魅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务实创新,勇当攻坚克难的开拓者
科研方能兴校。廖明亮先后主持了国家级农业科研课题1项;省级农业科研课题4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2项;年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有:申报了12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答辩阶段,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篇,主编出版教材1本。
从年至今,他一直开展羊肚菌栽培技术和天麻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从羊肚菌母种分离、菌种培养基配方、营养袋配方、栽培方法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目的是解决羊肚菌的稳产和高产的共性难题,年羊肚菌亩产斤,年已经达到亩产斤;并于年出版了《遵义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一书,年12月在《江西农业》发表了科研论文《羊肚菌稻田栽培技术》,出版专著《现代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一书。
天麻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是天麻栽培的共性难题,他于年3月在《农家顾问》发表了科研论文《浅谈天麻栽培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于年9月28日申报了《一种天麻的种植方法》,用该方法在枫香镇、沙湾镇、平正乡等地推广种植天麻;经检测:年应用该技术种植的的天麻的天麻素含量0.74%,年天麻的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0.92%,年天麻的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1.15%,是《中国药典》年版规定的天麻的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0.25%的3-5倍,产量和质量双提升。他于年4月26日又申报了《水培蜜环菌快速接种天麻种植方法》《利用旧菌材种植天麻的方法》发明专利,现专利在实审状态。
他受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在晴隆县、剑河县、习水县、务川县、汇川区等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毫无保留传授他在食用菌和天麻种植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不畏劳苦,做食用菌产业引路人
近年来,我区菇农从外地购买食用菌菌种进行栽培,因菌种、栽培技术等原因导致种植失败、菇农损失惨重,针对这一实际,他以学校食用菌研究所为平台,自己搞试验、搞研发,培育适宜于本地栽培的食用菌菌种保证菇农的生产需求;同时他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参与“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项目培训工作,年完成各类培训人(精准扶贫对象人),年完成各类培训人(精准扶贫对象人),年完成各类培训人(精准扶贫对象人);他授课准备充分,语言浅显易懂,实操熟练标准,深受培训学员的欢迎,他讲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被省农委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品课程”。
廖明亮以技术培训为切入点、以跟踪服务为抓手,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菇技术,通过他的传、帮、带,吸引了许多农户科学种植食用菌,如返乡农民工段义海,家庭贫困,负债累累,廖明亮主动借资给他从种植1亩香菇起步,当年就收回投资,并获利3万余元,接着靠这样滚动生产,段义海还清了所有债务,在县城购置了新房,购买了新车,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他种植了香菇50亩,成了知名的香菇种植大户。
廖明亮应用他摸索出的香菇“套袋多孔接种法”“接种操作规范”“夏季立袋培养法”等一系列既经济又实用的土办法,年指导洪关乡小坝场村建食用菌示范基地,年种植香菇30万棒,亩产值3万元以上,每亩纯收入1.2万元;年在石板镇池平村示范种植羊肚菌10亩,亩产量斤,年该村农户已经种植余亩,亩产量斤以上;年在三岔镇红星村示范种植玉木耳7万余袋,产值30余万元;年在枫香镇保海村、花茂村、茅栗镇银都村、三合镇堰河村示范种植羊肚菌余亩,亩产鲜羊肚菌斤以上、亩产值3万元以上,每亩纯收入1.8万元。种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是粮食作物的几十倍,是经济作物的十几倍,是工程中的亮点,辐射带动全区种植食用菌余亩,惠及农户余户,平均增收元以上。他为播州食用菌的种植发挥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奋力探索,为播州天麻种植托起一片蓝天
近年来,他作为科技特派员,时刻铭记组织的委托与信任,不负重托,探索天麻优质高产稳产新技术,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天麻,年11月,他参与制定《贵州省天麻生产技术标准》,创造了天麻在播州种植的又一个新纪元。
年至今,他组织蜜环菌、萌发菌生产,繁育有性麻种,新建栽培示范基地5个,在枫香镇、平正乡、团溪镇等地累计扶持贫困户种植天麻2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鲜天麻7.6斤,种麻2.2斤,产值元左右,纯收入50元左右,种植天麻的贫困户减贫摘帽率90%以上;如:枫香镇的贫困户沈先国,在廖明亮的帮助下,年种植天麻平方米,当年收获天麻1.5万斤,销售收入16万元,纯收入10万元;他种植热情高涨,自己建菌种生产场、麻种繁育基地。年栽培天麻1万平方米,收获天麻12万余斤,纯收入70余万元;如今,沈先国购置了新房,还扶持20余户农户种植天麻。
廖明亮在教室,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实验室,是科学试验的先行者;在田间地头,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辛勤的付出,换来了贫困山区农户的脱贫致富,收获了组织的盛誉和满满的成就感。
面对赞誉,他不改初心,一如既往在教室、实验室、田间地头把人生的论文书写在大地上,因为热爱,所以执着,风雨兼程28载,廖明亮一步一个脚印,为培养地方实用人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b/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