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院孔令秋医生是个有趣的人,喜欢琢磨临床上那些具体而微的问题、似是而非的观点。《一“孔”之见》是“心在线”与孔医生合作的脱口秀专栏,我们将与您相约隔周周三。欢迎把您的“听后感”留言给我们,帮助我们把这档节目做到临床医生的心坎儿里。
本期内容将讨论体位性高血压,从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方法、特点、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探讨。
血压正常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均可出现一定范围的血压波动,这种波动超出了正常范围便可出现体位性血压异常,根据血压变化情况,临床上将体位变化所导致的血压异常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hypotension,OH)或体位性高血压(orthostatichypertension,OHT)。OH是跌倒、晕厥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已被广泛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Streeten就提出了OHT的概念,但与OH相比,OHT至今仍无广为接受且统一的定义,这也导致其知晓率较低。
图1.体位变化对机体的几种常见影响模式(黄色、绿色及蓝色分别代表高血压、正常血压、低血压)。A:平躺时为高血压的患者,坐立后血压有所下降,站立后血压恢复正常;B:平躺时血压处于临界值,坐立后血压恢复正常,站立后血压降低;C:平躺时为正常血压,坐立后血压有所下降,站立后血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三种模式中,第三种最易受重视,前面两种因坐立时血压临界或正常,其危害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但这三种模式都漏掉了直立后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体位性高血压(图片引用自《柳叶刀》杂志)。
定义及发病率
OHT是因体位性血压调节异常,而表现为从卧位转为直立位后血压升高的一种病理现象,其发病机制尚有争议。OHT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体由卧位转变为直立位后,血压短时间内升高,但数分钟后恢复正常;另一种是由卧位转为直立位后血压持续升高。目前,大多数研究中主要白癜风治愈后复发吗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x/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