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长城会通讯4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


年10月14日上午,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医院的陈晓平教授做了“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诊治进展”的报告。

体位性低血压(OH)是指从卧位变为直立位(或头部倾斜60度以上)的3min内,收缩压较平卧时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OH发病率逐渐升高,且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老年高血压患者大约1/3可能发生OH。

        

正常人直立时,ml液体从内脏转移至下肢,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激活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致心血管中枢受抑制,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副交感张力下降,从而部分恢复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以维持平均血压。老年人群由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易脱水、动脉硬化等因素,更易发生OH。临床上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虚弱、晕厥、心绞痛、TIA发作、视觉变化、混乱及认知功能障碍。即使无症状性,仍增加跌倒、晕厥风险。因此,对于症状不典型者,立卧位血压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OH是导致老年人住院的常见因素,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患病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等风险。OH可分为神经源性与非神经源性,评估时应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及自主神经功能测试等,并注意卧位高血压诊治。老年高血压可带来靶器官损害,而OH血压过低又导致器官灌注不足。治疗上应兼顾高血压带来靶器官损害及低血压引起的器官灌注减少。老年高血压与OH共存可能造成治疗上的矛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评估:OH患者大约60%合并卧位高血压,且严重程度与OH密切相关,因此,每位OH患者都应平卧数分钟测定卧位血压,并注重24小时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测定。

(2)药物治疗:应注意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必要时降压药物减量以预防降压过低;优先选择能够有效调节血压及心脑灌注的ACEI/ARB;慎用易导致OH的降压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肼苯达嗪、利血平、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3)非药物治疗:适当增加钠盐和水的摄入;床头抬高10-20度,卧位直立时动作缓慢;使用具有压缩作用的弹力袜或腹带等;站立时腿部交叉,避免剧烈咳嗽/长时间站立;进行游泳、倾斜锻炼等。

本文作者、朱鹏立教授硕士研究生黄妍洁参加论文壁报展示

生活因分享而美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
白癜风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x/15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