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马建国木兰山水记


木兰山水记

马建国

五一假日,我们得以驱车离开喧闹的都市,一路奔向武汉的东北方,一个半小时便来到黄陂地界。这里是花木兰的故乡,一切都与花木兰有关,有木兰乡、木兰山、木兰湖、木兰草原等。路由宽变窄,下高速入城镇公路,最后又从公路拐到了乡间的小路,进入一个小村子,此村名唤细王塆,隶属木兰乡。顾名思义,全村人皆姓王。细乃小之意;塆而非湾,为山沟里的小块平地,山脉弯转之处,多用于地名。

村口左边是覆盖了树木花草的小山,右边是一排秀气的山樱,那樱花已谢,想必曾白似雪香诱人。村里的路都已硬化成水泥路,不再见泥泞的踪影。房子因地势而建,各具特色,或粉墙黛瓦,或别墅小楼,皆无围墙小院,不少门前有水塘。

王姓友人家是两层小楼,我们登上二楼,抬头远望,美景尽收眼底,空气格外新凉爽,鸟儿在四周的林间婉转鸣唱。互问安好,品过香茶,我们迫不及待出门到村里溜达一下。村子不大,约有十几户人家。经过一间十分破旧矮小的土坯房,友人说这是他们的老宅,小时候一家七口人就在此居住生活。这旧屋与周围的房子构成明显的反差。我们都很惊讶,也为友人今天的幸福生活祝福。没走几步又见一处很旧很老很破但却是雕梁画栋的房子,岁月与风雨掩不住其昔日的华美与古色古香,墙壁高处依稀能见属于近半个世纪前的标语。这应是此村的遗迹,我们在房前合影以求留住历史。

继续前行,发现路边有一个圆形石槽,石槽前面有两个小石柱,其间架着一根木头,木头朝向石槽的一端插入一个石锤,人站在另一端用力踩下可以把石锤抬起,再一松脚,石锤就稳稳地砸中石槽。不用问这是舂米器皿,只不过这也太原始了,在博物馆里见到的跟这差不多。时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们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甚至更远。我们纷纷上前踩木棍一试,很是费力;想想看,先前人们把稻谷变成白米弄成饭吃进肚子,是多么不易呀!

石槽边坐着一个安祥的老者,我与其攀谈,他已八十多岁,古铜色的脸。其实,村里的人都很和善,无论年轻人还是小孩,一个个都健康开心,不少家门口停着小车。不知谁家的狗对我们汪了一声,友人说不怕,大方自然地走;果然那狗并未扑过来亦未再吱声,它也许知道我们乃善良之人;今年正是狗年,狗与人类达到了最和谐境界。

这是个被绿树环抱的小村,村边除了树还有竹林;我们从竹林走过,感到惬意无比,有竹林的小村愈加美丽。难怪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村边就是田地,有稻田、菜地、茶园等,一切被绿色所覆盖,我们兴奋地走进这绿色的世界。油菜已花开花谢,结满了小而饱满的豆角。菜地里,一个农妇在松土除草;我走了过去从她手里接过锄头,用力尝试了一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询她年纪,竟然也八十多岁。我们都很惊讶和羡慕。在这山好水好空气好之所在,与世无争,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人长寿不足为奇。广西长寿之乡巴马不过如此。难怪听说有外地人来此买了二手房,改造一下养老。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从远处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汇成小溪,潺潺流过小村,注入东边不远处的木兰湖;那水清澈凉爽,四季不断,水中有草,草中有鱼虾......。友人说,他们小时就在水里游泳,村里家家户户从河水里挑水吃。这是小村的生命之河。

田埂上盛开着各种野花,还有红红的小果,那是山莓或蛇莓,扯一个放到口里一嚼,酸酸甜甜的,别有风味。在田埂边上靠水的地方,生发出不少鱼腥草,很嫩很嫩的,我们就掐了鱼腥草的尖子。

我们一直走到山脚下,有人惊奇地发现,杂草丛中冒出不少细长的小竹笋,不费力一拽就能拔出嫩嫩的截段来,令人愉悦,大家一起动手,不多时就弄了好几袋子。

这时节,不少花已开过,但我们瞅见一棵橘子树正开满白白的小花,远远一看像是下了雪似的,煞是好看;祝愿此树今夏硕果累累。

抬头往远处看,西边的群山巍峨连绵,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与植被,因此才有这四季泉水不断。我猜想那一准是木兰山。友人说那是木兰山的支脉,因山顶看着像一口棺材所以叫作棺材山,听着挺恐怖不吉利,我倒没看出来象棺材。细王塆就隶属木兰乡棺材山村。有人说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将不吉利作吉利解释,且不辞辛劳去爬那山,以求灵气;这也许是我们中文的妙解,可怕与吉祥居然就在转念的一瞬间,但愿人们通过勤劳与智慧不断进步。

在小村四周的空地上,长满了艾蒿,绿茵茵鲜嫩嫩的,它们是端午的“圣物”,草香浓烈,驱邪避蚊虫;我们采摘了很多,打算带回城里晒干了泡水喝,清火明目;亦可掺到米中做成粑粑吃。其实,乡间的不少野菜,亦菜亦药,大都具有清火消炎、甚至防癌抗癌的作用。城里人大鱼大肉多了,食此物即可化去脂肪、疏通血管,胜过灵丹妙药无数。这里随处是野菜,遍地是草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人类的馈赠。

午餐在友人家进行,好客的夫妻准备了一大桌菜肴。刚采摘的蒲公英、鱼腥草、竹笋都成了美味,喝的是地道药酒,友人的大哥从木兰湖里钓的大白条子鱼鲜嫩无比,还有黄陂著名的土菜肉糕......。大家团团围坐一桌,吃着山珍野味,说古论今,畅谈美好生活,其乐融融。今天的幸福也是木兰山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先有红军,后有新四军,一代一代延续着斗争与革命精神。这也许就是花木兰精神的传递。友人说,如今政府封山养林,保护动物,因此有不少野猪出没,糟蹋庄稼;他的大嫂竟敢一个月里都睡在田间看护劳动成果,再次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令人钦佩。

午饭后稍事休息,我们就出了小村,往东南方向很快走到了木兰湖边。木兰湖南北狭长,如一面明镜镶嵌在木兰山下群岭之间;四周绿树环抱,小村星罗棋布。木兰湖的水湛蓝清澈,鱼虾幸福地游荡。城里来的人把车停在路边,三三两两走到湖边,流连在环湖的木栈桥上;还有人在湖边搭了帐篷,带着小孩在玩耍休闲。湖以自然地势而成,浩大飘渺,与木兰山及其支脉构成了和谐美妙的图画。

有山有水,人与万物得以滋养。木兰山可谓武汉的北方后花园、天然氧吧、休闲胜地,看来的确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仅此一日,我们便倍感清爽,仿佛有了花木兰的精气神,真是不虚此行。

(作者简介:武汉作协会员,大桥局党委办公室主任。)

改变阅读,由我们开始

官方







































白癫疯不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bx/21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