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脑性瘫痪系列文章1什么是脑瘫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16791.html

摇头治疗脑瘫?治愈脑瘫?着实让人费解。

虽然孩子生病了,家长们都容易焦虑,但脑瘫并非小病,需要科学的治疗方法,而在此之前我们则需要先去了解什么是脑瘫?

PS:后续将推送脑瘫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及其他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一些事实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继脊髓灰质炎得到控制后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随着患儿生长发育,其功能障碍还可能产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继发性损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国际上已对脑瘫进行了较完善的定义,“脑瘫是由于在胎儿或婴儿时期产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造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的永久性障碍,从而导致患儿的活动受限。除了运动障碍,脑瘫还常伴有感知觉障碍、认知障碍、交流和行为障碍、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损伤。”

脑瘫分型

1.根据异常运动的特征,脑性瘫痪分为5种类型:

①痉挛型:约占80~90%,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困难。

②不随意运动型:约占6%,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不全,震颤等。

③共济失调型:约占5%,表现为喝醉酒一样的步态,不能走直线,步态不稳、摇晃。

④肌张力低下型:往往是其它类型的过渡形式。

⑤混合型:以上某几种类型同时存在,各类型临床症状有轻有重,或大致相同,并且多为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混合。

2.根据瘫痪部位又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

①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②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以双下肢受累为主。

③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④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⑤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高危因素

近20年来,一方面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有神经损伤的低体重早产儿存活率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许多高危因素仍然难以防治,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约为2‰~3.5‰。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早产儿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50倍,缺氧缺血性脑病中17.95%出现脑损伤的表现,其中主要是脑性瘫痪,约为正常儿的40倍;脑性瘫痪病儿中,男性略多于女性,两者的比值大约在1.13:1至1.57:1之间;出生体重越低,患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有调查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低于1kg者脑瘫患病率为90‰,而大于或等于2.5kg者则为1.5‰;早产儿发病明显高于足月儿;多胎儿比单胎儿发病率高;母亲年龄大于40岁以上者,小儿患脑性瘫痪的概率较高,母亲分娩次数大于5次以上者发病率也高。

病因

脑性瘫痪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主要有早产、低体重、胎儿脑缺血梗死、窒息、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痉挛和新生儿脑血管障碍等。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改变与病因有关。各种先天因素所致的脑发育障碍,可见脑部有弥漫性病变、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室扩大、神经细胞减少和胶质细胞增生等;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时可引起室管膜下出血、脑室白质软化和脑贯通畸形;足月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时可引起栓塞样改变,脑坏死多见于皮质深层或白质内,逐渐形成瘢痕性脑回,或软化形成囊样改变;有的还可见到髓鞘发育不良,内囊部位的神经纤维组织受累,以及基底节病变等。

85%的脑瘫存在MRI的异常表现,然而脑部影像学检查并不是脑瘫诊断的必要条件。除了高危因素及脑损伤,脑瘫也可能与异常基因相关,我科徐开寿主任目前正在进行不明原因脑瘫与异常基因的相应研究。

功能障碍

粗大运动

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的程度与脑功能紊乱出现的时间、部位和程度相关。根据脑性瘫痪患儿的活动受限程度,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MotorFunctionClassificationSystem,GMFCS)把脑性瘫痪分成五个等级(见下表),该系统通过评价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坐、体位转移和移动的能力,来客观地反映粗大运动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手功能

至少有2/3的脑瘫儿童存在手功能障碍,这对他们的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影响。脑瘫儿童手功能分级系统(ManualAbilityClassificationSystem,MACS),是针对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双手操作物品的能力进行分级的评估系统。MACS适用于4~18岁的脑瘫儿童,同样也是通过5个级别来描述脑瘫儿童的手功能(见下表)。

其他障碍

1

有1/3的脑瘫儿童不能行走。

2

有1/4的脑瘫儿童有沟通困难。

3

有3/4的脑瘫儿童经受疼痛。

4

有1/4的脑瘫儿童伴有癫痫。

5

有1/4的脑瘫儿童存在行为问题。

6

有1/2的脑瘫儿童存在智力障碍。

7

有1/4的脑瘫儿童存在膀胱控制障碍。

8

有1/5的脑瘫儿童存在流涎问题。

本期作者编辑:邱慧莹

审核:徐开寿

参考文献感谢:

[1]Allan,Colver,Charles,Fairhurst,PeterOD,Pharoah.Cerebralpalsy.[J].Lancet(London,England),,():-9.

[2]徐开寿,儿科物理治疗学,中山大学出版社,.7.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x/41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