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608/4401278.html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
、
哪些人容易发生地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
不小心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
在康复科中,因各种疾病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刚开始进行站立训练时都可能会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前要做好宣教工作,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最简单迅速的方法就是改变患者的体位,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针灸百会、人中、十宣,必要时皮下注射升压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想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首先强调的还是控制血糖达标,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定期筛查并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监测血压变化。其次是合理饮食,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进餐后不宜立即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不饮烈酒,可适当饮用少量葡萄酒。平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力制订锻炼计划,坚持运动,增强体质。多饮水可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活动后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还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干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
低血压健康小贴士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
4.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x/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