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脑缺血

无痛性心梗更危险,糖友要早预防


白癜风中医 https://m-mip.39.net/nk/mip_4580656.html

无痛性心梗

大家好,很多人从电视或生活实例中得到的经典印象是,老年人因情绪激动而急性心梗发作,人会突然捂住胸口,痛苦不堪或是晕倒。所以很多人认为一旦发生心绞痛或者心梗发作,都会产生疼痛,而有人描述心梗说是“濒死感”。其实,并不是所以心梗都来势汹汹,有的可能只是轻微的不舒服有的甚至没有症状,这就是“无痛性心梗”。我们都知道心梗本来就很危险,它还隐藏这么深,它来的悄无声息,没有症状会因为不能识别而延误治疗,就更加危险。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糖友认识到无痛性心梗危害,要有识别无痛性心梗的意识。

为什么心梗不痛?

临床上,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有40%无胸痛,尤其是糖尿病时间长,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发病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到损伤,神经变得“麻木”,痛觉感受不明显甚至完全没有痛觉。另外,老年人神经本来就不敏感,对疼痛的耐受力的增强,而心梗发生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脑缺血,反应迟钝,使疼痛的敏感度也降低。

无痛感更危险

当然神经病变是糖友发生无痛性心梗的主要原因,其实无痛性心梗还和很多方面有关。比如,梗死前有长期心绞痛的人,可能会建立好侧支循环,就是身体在主血管堵塞的情况下,自己搭建的“小路”,当然这是冠心病比较好的结局。比如还和梗死的部位有关(后壁、右冠状动脉梗阻疼痛不明显,左冠状动脉疼痛明显;还和梗死的面积大小(面积小,疼痛不明显)等等都有关系。一般冠心病有很明显的症状,这是给我们的提醒,比如说出现胸痛时我们就会吃药、呼救、吸氧等,可以得到救治,还有抢救的机会,但是因为无痛性心梗,由于没有任何提前预警,没有症状,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更危险。

没征兆就心梗了

前几天我婆婆打电话,说和她关系比较好的王婶突然去世了,通过婆婆的描述,我知道她就是无痛性心梗。婆婆说看着她平时身体挺好的,就是有糖尿病,而且血糖也控制的挺好的,没听说她有心脏病,怎么就会突然得心梗呢?原来,出事这一天,她和王叔吃完早饭就去市场买菜,走着走着王婶就觉得不舒服,有点恶心,一会就吐了,老两口都以为是早上吃的不合适了,准备回家吃点药。结果,没走多远王婶就突然晕倒下了,王叔急忙叫了,在急救车上医生给王婶做了心电图,发现她是急性下壁心梗。医院,已经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虽然经过积极抢救,还是没能挽救王婶生命,她就这样匆匆走了,一句话也没留下。

及早检查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案例:首先,王婶发生无痛性心梗说明心血管早就有一定程度的堵塞了,而且心脏自主神经也已经受到了损伤。我猜测王婶并没有做过冠心病检查,所以她自己不知道,必然也没有进行过神经的保护,只是把目标盯在了控制血糖上,以为血糖控制好了就万事大吉了。

告诫糖友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告诫糖友:1、不要以为血糖好了就不会有并发症;很多糖友都和王婶一样,从来不做并发症的检查,也没有意识去保护自己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其实冠心病和很多因素有关,平时不能只盯着降血糖,还要控制好血脂、血压等指标,注意定期做心血管疾病的检查。

除此之外,还要做神经的保护,比如饮食中增加B族维生素摄入,吃一些瘦肉、绿叶蔬菜,麸皮、燕麦等,补充a-硫辛酸等,当然也可以服用B族维生素。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案例,其实王婶开始的恶心呕吐就已经是心梗发作了,但是由于症状不典型,误以为是胃肠疾病,误失最佳抢救时机。如果此时她意识到是心梗,停止活动,马上叫救护车,我想还是有抢救的机会,但是老两口都没有识别意识,还继续活动,不但因此耽误了抢救,还加重了心脏负担。

2、不要以为胸痛才是心梗;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人、老年糖友更要警惕无痛性心梗,有很多人心梗发作时并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只要有全身不适的症状,比如突发胸闷不适、憋气、嗓子发紧、咳嗽、牙痛、耳痛、上肢痛、腋窝痛、后背痛、出汗、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头晕、水肿等与心脏不相关的症状,要首先考虑心脏问题。3、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是争分夺秒;只有尽快开通堵塞的血管,才能挽救濒死的心脏,识别急性心梗是救治的第一步,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认为忍一忍就可以挨过去,更不要自己给自己治病,要立即停止运动或者工作,静坐或者平卧休息,保持镇静立即呼叫救护车,避免步行、搭乘私家车、医院。4、无痛性心梗可通过细节来识别。1)看心率,如果你的静息心率大于90次/分,或者运动后心率增幅较正常人减低,比如说一般人运动后心率有大幅度的增高,你没有,停下运动后,心率又不能很快降到正常,这时候说明你可能已经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了。2)量血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前面讲过,就是体位变化时出现头昏、眼花甚至晕厥,卧位收缩压比站位大于30mmHg)或者夜间高血压,日间低血压等。出现上述情况时,有可能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以通过心血管反射实验来确诊。5、中年人猝死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存在多种风险因素比如血糖不控制、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心理压力、作息不规律等情况的糖友,很早就导致心血管、神经系统的损伤。但是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心脏会出问题,这些人一旦心梗突然发作,心脏缺少对缺血适应,也就是说老年人可能经常缺血,对缺血有一定的适应。对于这些中年人,由于没有对缺血的适应性,情况会更为严峻,加上症状不典型,没有及时就医意识,从而错失抢救机会,个别人甚至连送医都来不及,就匆匆离世。这些人除了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外,无痛性心梗的弦也要时刻绷着才行,不要认为自己身体好,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一定要定期做身体的检查,有问题及时治疗。

总结

1)并不是所有的心梗都是来势汹汹,40%的糖友因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心梗时并无典型性的症状,糖友一定要有辨别意识,预防无痛性心梗。2)糖友不能只盯着血糖,还要控制好血脂、血压等指标,要有保护血管和神经的意识,要定期做心血管及神经病变的筛查。3)糖友当身体出现不适,无痛性心梗的识别意识时刻都要有,做出及时的反应为抢救争取机会。4)中年人猝死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关键是保护好自己,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有识别无痛性心梗的意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如果您对于本节课程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语音下方留言,再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weixingnaoquexue.com/nxbx/59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