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二便失禁等,严重时会晕倒,但常在几秒内清醒。少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了,要如何治疗和预防?
(1)立即平卧,保持脑供血的灌注,避免跌倒、摔伤;
(2)测量血压、脉搏以帮助诊断;
(3)完全恢复后,可以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和脉搏,以便于明确诊断,防止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4)积极寻找病因以对因治疗;
(5)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6)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8)对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
(9)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宜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如握拳等轻微的四肢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来源:科普中国)
长按可识别图中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白癜风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df/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