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多发缺血灶 > 舌尖上的地质野外篇自然的馈赠
当前位置: 体位性脑缺血 > 脑多发缺血灶 > 舌尖上的地质野外篇自然的馈赠
编者按
对于常年在野外的地质人来说,穿梭于崇山峻岭,行走在乡间原野、江河峡谷等野外环境中是我们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地质人有太多的无奈,在野外,寂寞与思念相陪伴,辛酸与欢乐并存,但是一路走来,野外的生活却又那样充实。在野外,勤劳的地质人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点滴,丰富着原本令人枯燥的生活。这就要说到地质人“靠山吃山”的根本——大自然。常年的野外生活,给我们每一位地质人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俨然成了“山里通”,对野外的各种动植物美食更是了如指掌,手到擒来。对于生活在围城般境地的都市人来说,能够亲自去大自然中寻觅收获那简直是太奢侈的幸福了,而这种幸福,是地质人们近在身边的福利。
一顿难得的“野味”,是对汗水流淌后的地质人最美好的犒赏,是大自然给我们最难得的馈赠。地质人们吃着山“野味”,喝着山泉水,吸着清新淳净的原野空气,每天都能欣赏到大好的美景风光。纵然工作环境有千般辛苦和危险,心中感觉到的也是万分幸福。这可能就是老话说的“吃饱了,不想家吧!”……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那句经典的旁白,“那种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人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本期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野外常见的一些野菜野味野果儿,这是专属于我们地质人的美味,是那种付出辛勤汗水后自然赋予的舌尖馈赠,真可谓“野福不浅”,谁说不是呢?
?野菜篇?
1.薄荷
野外常见的植物,一般作香料或调味料,配菜或煲汤用。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2.紫苏
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叶绿色,花白色,习称白苏;一类叶和花均紫色或紫红色,习称紫苏。入药多取花叶紫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凉拌或作汤,常作配菜调料。
3.鱼腥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常作凉拌菜或调味菜、配菜。
4.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5.西洋菜
别名豆瓣菜、水田芥、凉菜、耐生菜、水芥、水蔊菜等,西洋菜的吃法很多,可作沙拉生吃,作火锅和盘菜的配料,作汤粉和面条的菜料、汤料。
6.香椿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但香椿为发物,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7.枸杞头
枸杞头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又名天精草、地地菜、枸杞菜等,是一种带有清香苦味的佳蔬。枸杞头性味苦寒,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常用作凉拌菜、做汤、炒制等等。
8.榆钱儿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榆钱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生吃、煮粥、笼蒸、做馅料等。榆钱具有通淋、消除湿热等功效,主治妇女白带多、小儿疳积羸瘦;外用可治疗疮癣等顽症。中医认为,多食榆钱可助消化、防便秘。
9.灰菜
灰菜,为藜科藜属,又名灰条条,灰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
10.野蒜
野蒜,又名山蒜、山野蒜、薤白、野小蒜、小根蒜,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属植物。野蒜主要生长于山坡草丛中,鳞茎作蔬菜食用,也作药用,用于治疗脱皮等症。
11.木耳
木耳又称木菌、光木耳,树耳、木蛾、黑菜云耳。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常做凉拌菜或炒制菜。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
12.野蘑菇
野蘑菇,也称蕈子、野生蘑菇,属真菌植物,以子实体入药。野蘑菇通常可分为食用野蘑菇、条件可食用野蘑菇和有毒野蘑菇三大类。食用野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条件可食用野蘑菇,指通过加热、水洗和晒干等处理后可吃的野蘑菇;有毒野蘑菇则不能食用。对那些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蘑菇,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形态特殊的野蘑菇,不可盲目采食。采回野蘑菇后最好请有经验的人帮助鉴别,然后再食用。
13.地皮菜
地皮菜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生存范围很广,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皮菜所含的一种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能对老年痴呆症产生疗效。地皮菜是一种美食,最适于做汤,别有风味,也可凉拌或炖烧,也是寒性食品。地皮菜炒鸡蛋为经典菜肴。
14.野胡椒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垒、坡洼热等,属胡椒目,胡椒科,属木质攀援藤本。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黑胡椒、白胡椒、绿胡椒以及红胡椒,常用作香料或调味品。可提取胡椒碱,胡椒林碱,胡椒油碱甲、乙、丙等生物碱和挥发油;可入药,有镇静,温中散寒、下气、健胃、止痛、消炎、解毒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
15.八角
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具强烈香味。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八角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
16.野枸杞
枸杞子是常用的营养滋补佳品,在民间常用其煮粥、熬膏、泡酒或同其他药物、食物一起食用。枸杞子自古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名“却老子”。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萸肉等药同用。枸杞全身都是宝,枸杞子能补虚生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含有胡萝卜素、甜菜碱、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具有增加白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新生的药理作用,还可降血压、降血糖、血脂。枸杞的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宁夏的枸杞最为着名,另外甘肃、青海等地的枸杞品质也很高。
17.芦笋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青芦笋。芦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欧美营养学者和素食人士视它为健康食品。芦笋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烹调时切成薄片,炒、煮、炖、凉拌均可。著名的芦笋菜肴有“鲜菇龙须”、“素炒芦笋”、“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芦笋煎鸡蛋”、“糖醋芦笋片”、“芦笋烧干贝”、“芦笋鲍鱼汤”。经常食用芦笋对、高血压、疲劳症、水肿、肥胖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8.竹笋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竹笋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
19.秋葵
秋葵亦称黄秋葵、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潺茄。秋葵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在凉拌和炒食之前必须在沸水中烫三五分钟以去涩。它的属性偏寒凉,烫熟后蘸掺有蒜末、辣椒末的酱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凉,但脾胃虚寒、容易腹泻或排软便的人,还是不宜吃太多。秋葵含有特殊的具有药效的成分,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营养保健蔬菜。嘿嘿,又一好东西,野外要少吃啊!
20.锁阳
锁阳,中药名。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从其长相就知道吃啥补啥啦,嘿嘿,你懂的,火气可不要太旺哦!
21.野淮山
野淮山又名淮山药,有“神仙之食”的美名。找淮山,也是一门学问。首先要找它三角形细长的叶,它是一根藤,需要依附在诸如茶树等树、荞木或灌木上接收阳光雨露,藤根埋于土中,淮山就长在根下。它的特性就是根直直的往下长,可以往下长得很深,所以,要挖它要费不少劲,用洛阳铲、锄头等工具最实用。
?野味篇?
1.野生鱼
对于长期奋斗在野外,攀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于江河峡谷中的地质狼来说,钓鱼已经成为广大地质狼及项目组司机朋友的兴趣爱好,它不仅可以休闲娱乐打发寂寞时间,运气好钓个十斤八斤还可以加菜省菜钱。驻地附近找个水库湖泊、小河或野塘,一两根钓竿就可以开干,原生态野河鱼,今晚的晚饭有着落了,全鱼宴有木有?酒准备好了吗?
2.野生竹鼠
竹鼠学名竹老鼠,又称竹馏、芒狸、猪鼠,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因吃竹子而得名。喜栖息于竹林、马尾松林及山地阳坡草丛下,营地下生活,穴居,以苇草根、白茅根、竹根、竹节、竹叶、竹笋为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不过因为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皮毛绒厚柔软,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已被许多养殖户规模化养殖。
这东西牙齿锋利得很,削竹如泥,野外挖它抓的时候可要小心,乡下集市上经常看到小贩收购到,-块一公斤,供不应求。竹鼠肉可是难得的美味野味,可遇不可求,吃过的都懂得是好东西。民间有“天上斑鸠,地下竹鼠”的说法。
3.蛇
蛇是我们在野外最常碰到的东西,分无毒和有毒蛇两种,出野外一定要备带蛇药等防护用品,一定要留心周围环境,在杂草灌木丛中行进时可用登山杖、树棍不断打击地面、草丛、树干,所谓打草惊蛇,以利于虫蛇回避。碰到蛇特别是毒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最好是躲得远远的不要招惹它。平时大家要多学习下如何预防被毒蛇咬伤及其急救措施的知识。至于吃蛇肉,在中国较为普遍,以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省为最。虽说是美味,但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抓它也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建议不要刻意为之。从保护野生动物角度出发,还是不要随便杀生为好。
4.野兔
野兔喜欢生活在有水源有树木的混交林内、草原地区砂土荒漠区,尤喜栖于多刺的杨槐幼林中。隐蔽性很强,在它不动时,其毛色与周围杂草混在一起,即使人走近一米以内也不易察觉,而且野兔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在人们不注意时突然在脚下窜出,反而把人吓一跳。野兔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药用补品。俗话说,“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野兔肉有“荤中之素”的说法。这么可爱的小动物,还是刀下留情,少吃为好。
5.野鸡
野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种类也较多。其脚强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也善于藏匿。见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进入附近丛林或灌丛,有时奔跑一阵还停下来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边飞边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和两翅“扑扑扑……”的鼓动声。秋季常集成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进到农田、林缘和村庄附近活动和觅食。野鸡也是难得的野味货,吃过的应该都懂。不过这东西有的好像已经成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了,所以还是不建议吃或尽量少吃,可以购买人工繁殖饲养的野鸡。
6.田螺
田螺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捞取。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炒田螺或爆炒螺肉、田螺鸭脚煲、田螺煲汤等都是美味,看着都有食欲。
7.野蜂蛹
蜂蛹一般为胡蜂(马蜂)、黄蜂、黑蜂、土蜂等野蜂的幼虫和蛹,这些蜂都属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等科类的昆虫。野生蜂蛹是一种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用昆虫。它是以吸食蜂王浆、蜂蜜和花粉等发育而成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极高档的天然营养食品。马蜂在野外丛林中经常碰到,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们,不然被马蜂蜇不是开玩笑的,严重可以致人死亡。所以在野外要学一些预防被马蜂蜇的常识及应急治疗措施。不过,这油炸蜂蛹或干煸蜂蛹的美味真是太诱人了,吃过的都说好,当地村民或钻机台上的工人经常去寻找这种舌尖上的美味,只能说高风险高回报。嘿嘿,一碟蜂蛹,两瓶白酒,三匹响马猜起来!
?野果篇?
1.金樱子
金樱子也叫刺梨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分布于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路旁、村边及灌丛中。金樱子果野外最常碰到,常用来泡药酒,据说这东西有补肾壮阳之功效,中医研究其功效作用主要有:固精缩、缩尿止遗、止咳平喘、降血脂及抗菌消炎等等。
2.捻子果
这种野果是属于70、80人童年的回忆。你是否还记得它呢?棯子果,学名叫“桃金娘”,又叫哆尼、岗菍、山菍、多莲、当梨根、稔子树、豆稔、仲尼、乌肚子、桃舅娘、当泥,专门生长在偏酸性土壤的山岗上,南方各省皆有分布,郊区各山头角落都能看到。民间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讲的,“六月六捻子果逐粒熟,七月七捻子果熟到甩”。也就是说,六月就已经开始有棯子成熟了。在七月初七到七月十四前后,棯子熟到了极致!当然这里说的六月七月是指农历的,不用多说,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再怎么讲都不懂。此外,捻子果还可以用来酿酒!据说棯子酒补肾效果超赞哦,按现在潮流的说法,就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3.山葡萄
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果为圆球形浆果,黑紫色带兰白色果霜。山葡萄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浆汁,是美味的山间野果。山葡萄也是酿造葡萄酒的上等原料,所酿的葡萄酒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这东西如在野外碰到,绝对不容错过,嘿嘿!
4.桑椹
桑椹,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乌椹等,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本草新编》记载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中医学认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
5.野山楂
野山楂又名浮萍果、大红子、酸里红子等。我国北部、中部至南部各省均有分布。鲜果实成熟采摘、洗净,直接生食。干品加工制成山楂糕(片)、糖葫芦等食用;或切片开水浸泡饮服,或作为炖汤用配料。野山楂具有降低血脂、开胃健脾、活血化瘀、治疗腹泻等功效。
6.野樱桃
野樱桃,属植物界,生长在海拔米以上,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具有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之功效。这个果子也可以用来酿酒哦!
7.野杨梅
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是中国特产水果之一,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在吴越一带,又有“杨梅赛荔枝”之说。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二月开花结果。果子的形状像楮实子。五月才成熟,有红、白、紫三种颜色,红的比白的好,紫的又比红的好,因为它肉多核小。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所谓望梅止渴,野外看到它口水都出来了吧?对了,杨梅也可以泡酒,在中国什么都可以拿来泡酒,酒文化真可怕啊,哈哈!
8.蛇泡果
蛇泡果即蛇泡筋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又名鸡冠果、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龙吐珠、狮子尾、山草莓等。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广西华南等地,在低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常见。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这个果子野外路边常见,吃起来酸甜酸甜的,野外不知什么动物接触过没有,最好洗干净再吃。也要注意与跟它长得很像的蛇莓相区分哦。蛇莓据说也能吃,但是有轻微毒素,不要大量食用,可能造成中毒,表现为头晕、呕吐或者腹泻等。所以说,三思而后吃,谨记!
(上图为蛇泡筋果,注意与蛇莓区分)
(图为蛇莓)
9.无花果
无花果又被称为天生子、映日果、蜜果、文仙果、奶浆果、品鲜果,滋味香甜可口,略带香蕉味。主要生长于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黄蜂传播。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果茶、果酒、饮料、罐头等。我在野外见到的是果子密密麻麻长在树干上的那种,压裂它会析出乳白色的浆液,居然这东西熟了也能吃,我是没试过。
10.野枣
枣子全国各地都有,这种野枣在北方山上最常见的是酸枣,肉层较薄,酸味较重,等皮变成深褐色时稍甜,这种枣是没毒的,而且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物质,对人体有益。可以洗净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喝。枣子遇雨容易腐烂,也极易遭蚊蝇叮咬而受到污染,因此鲜枣不宜多吃。
11.拐枣
拐枣,又名俅江枳椇、鸡爪连、金钩梨、拐枣儿、臭杞子、鸡爪子、龙爪等,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角”。果实入药,为清凉利尿药,并能解酒;“拐枣酒”能治风湿症;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这东西小时候吃的多,野外也常见。又是一泡酒好材料,我也是醉了。
12.蓝莓
蓝莓,有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三大类,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等。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用途功效等太多了,也可以酿酒哦。
13.野柿子
野柿子又叫山柿、油柿,产在我国中部、云南、广东和广西北部、江西、福建等省区的山区;生于山地自然林或次生林中,或在山坡灌丛中,海拔米。未成熟柿子用于提取柿漆。果脱涩后可食,亦有在树上自然脱涩的。这东西熟透才能吃,不然舌头会略感涩味。
14.海棠果
海棠果,又名海棠木、胡桐、琼崖海棠树、君子树、呀拉菩等,因果实上有八道棱状突起,也称“八棱海棠”、“大八棱”。海棠果原产我国,现主要分布在东北南部、内蒙古、云南西北部、东北地区,河北怀来是知名的产地之一。海棠果的果皮色泽鲜红夺目,果肉为黄白色,果香浓郁,酸甜可口。海棠果吃法多样,除生、熟食用之外,还可用来酿酒、做蜜钱、做果酱、果醋、果酒、果丹皮等。
15.野栗子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我国一般就分为两种,野生板栗和杂交改良板栗。普遍种植的是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儿大,味儿甜,抗病性强,所以被我国广泛种植。野外山上常碰到,成熟时栗子树下就可捡到。关于板栗的吃法和功效小编就不多说了,吃货们专业得很,一句话,无论怎么吃都好吃,倍儿棒!
16.八月瓜
八月瓜又名八月炸,也有地区叫做八夜瓜、牛腰果子、狗腰子。木通和三叶木通的果实,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果味香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称。我国中南、华东和川渝、云南盐津县一带、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分布。用于胃热烦渴,或反胃少食;膀胱有热,小便不利。干品治肝郁气滞,腹痛,胁痛,疝气痛,瘰疬等功效。
17.胡颓子
胡颓子,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胡颓子。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广泛分布。胡颓子果实富有营养,果实味甜,可生食,也可酿酒和熬糖。医学上对于胃阴不足,口渴舌干;久泻久痢,大肠不固;肺虚喘咳等有功效。
18.山茱萸
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成熟果实为中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产地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
19.枇杷
枇杷,别名又叫腊兄、金丸、卢橘、粗客。枇杷清香鲜甜,略带酸味,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以安徽“三潭”最为著名。在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果实跟叶子均有清肺生津止渴等功效。
20.龙眼(桂圆)、荔枝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关于荔枝龙眼的赞美太多啦,哈哈。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特别是两广地区,不多说,直接上图,人人都喜欢吃,都懂的不说啦。
21.甘蔗
甘蔗按用途可分为果蔗和糖蔗。中国蔗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产量占全国60%)、广东、台湾、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吃法当然是拿着直接啃啦,其它吃法功效多种多样。平常吃的甘蔗一般为果蔗,有紫黑色和青色两种,杆较粗肉软和而甜。而糖甘蔗是一种很细、很长、皮很厚硬的甘蔗,主要用于工业榨糖,这东西两广地区出野外最常见,上山天热没水喝时候,直接到甘蔗地里顺一根解渴,不过这种甘蔗皮硬得很,弄不好牙齿都能咬掉,完全可以拿来当神棍,嘿嘿。
紫黑皮甘蔗
青皮甘蔗
糖甘蔗,榨糖用
22.野芭蕉
也叫树头芭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12m,无蜡粉。果身直,成熟时灰深绿色,果柄长3.5-4.5cm,深绿色,密被白色短毛,果内几乎全是种子。多生于海拔m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野外饥饿时可用来填饱肚子,还是挺好吃的。
以上就是本期给大家介绍的野外常见的一些野菜野味野果儿,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野外的美味,知名的不知名的,味道可口的味道难吃的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相信全国各地出野外的地质狼们吃过的野味比小编多得多了,真是“野福不浅”啊,哈哈哈,欢迎各位吃货留言交流讨论!
=======·THEEND·=======
以上内容为地质联盟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地质联盟所有。
欢迎个人分享转发到朋友圈,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cstwl.com/nxdf/2184.html